研报

2015-2020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前景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规模增长迅速

     我国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已成功再次更新,全国范围内的地理信息数据都更新到了2014年,数据质量优良,入库数据抽样检查优良率达到100%,极大丰富了地理信息数据内容。本次国家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动态更新,形成了覆盖全国范围的全新地理信息数据库,包含24000余幅图,具有9大类地理要素、34个数据层、1.8亿个要素对象。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四个时代:模拟解析时代、2D时代、3D时代和4D时代。近几年来,在“数字中国”和“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推波助澜下,我国各个领域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在进行地理信息相关的应用系统集成与建设。卫星导航应用与服务也是地理信息集成应用的另一个亮点,一直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此外,基于位置的服务(LBS)、与网络相关的集成服务也呈现出明显的增长势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快速提升,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开发布的信息显示,2009年以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每年保持将近25%以上增速。截至2014年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年产值由2009年的931.9亿元提升到3000亿元,企业数达2万多家,从业人员超过40万人。
     

二、地理信息应用产业前景分析商业化应用加快

  目前,我国大部分机构和公众对于遥感的应用还处于电子地图和地理信息层面,对于光谱等高水平的应用了解不多。

  卫星应用的三大主要领域是遥感、通信和导航,通信和导航已经被公众熟知,而遥感的大众应用和产业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中,高分专项要在一定阶段内,将数据与共性基础技术开放性地使用,加快应用市场的培育和应用企业的孵化,促进千百家大大小小各类空间信息应用服务企业的形成,大批专业企业所开展的巨大增值服务才是高分专项对社会在更大维度上的回报。



  在宽松的数据政策下,中国的空间和地理信息应用产业将会有一个爆发上升期。

   以市场机制促生数据加工与增值服务企业的发展与壮大,让市场上已有的和有潜在需求的空间和地理信息应用服务企业一起参与市场开发,共同做大这个产业,为遥感应用的商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广阔、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引起了各地的重视。山西、安徽、湖南等地纷纷出台相关规划和政策,推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三、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趋势

  地理信息产业是综合性高技术产业,是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信息资源进行生产、开发、应用、服务、经营的全部活动,以及涉及这些活动的各种设备、技术、服务、产品的企业合体。地理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环境监测和评估、经济建设规划和管理、人口统计和调查、防灾和抗灾及各级政府决策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卫星导航应用、空间数据处理等核心地理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以及地理信息产业与通信、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产业的融合和创新,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已形成了测绘服务业、卫星导航定位、航空航天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出版等核心产业。

  2012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较上年增长33.3%。在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产业各领域逐渐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成为投资的热点领域。目前,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正在由政府应用为主,向企业级和大众级市场渗透,导航与位置服务、互联网地图服务等一批新兴的应用领域不断出现。



  随着国家对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视及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使得国家和各地政府开始纷纷筹建地理信息产业园。从2011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北京建设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开始,至2013年已有黑龙江、西安、武汉、山东等地建设了产业基地,浙江、江苏、湖北、湖南、四川、江西、广西、云南、山西、陕西等地先后启动了产业园区建设。

  目前,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机遇。2012年以来,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了多个有关促进测绘与信息服务业、导航与位置服务业、智慧城市建设等与地理信息产业相关的科技规划、产业规划等,明确将地理信息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预计,未来10年,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将保持25%以上的年均增长率,到2020年形成万亿元的年产值。


四、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前景分析

   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印发了《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这是在国家层面上首个地理信息产业规划。这标志着,地理信息产业将进入活跃期。

  规划中指出,地理信息产业是以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强调要重点围绕测绘遥感数据服务、测绘地理信息装备制造、地理信息软件、地理信息与导航定位融合服务、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和地图出版与服务六大重点领域。

   加强能力建设,积极扶持龙头企业,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力争到2020年初步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竞争有序的产业发展格局。

  规划还从优化政策环境、夯实基础条件、促进自主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强化服务管理、拓展对外合作、开展统计分析等方面,提出了保障产业有序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地理信息产业国家级规划发布对于推进我国地理信息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预测到“十二五”末,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预计总产值可达5000亿元,2020年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随着扶持政策出台,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将进入飞跃期。预计未来10年,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将保持25%以上的年均增长率,到2020年形成一万亿的年产值,地理信息产业巨大的市场前景为相关上市公司发展注入了活力。


部分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国金证券地理信息行业研究报告等
浏览过本文章的用户还浏览过
  • “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全面解读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中国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每年有1500万人口进入城市。到2025年,中国将会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城市社会。 [详细]

  • 地理信息产业之“北汉广”分析

    “十二五”规划已经执行了两年,这两年中地理信息产业稳步发展,但毋庸讳言,飞速前进中的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还存在诸如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人才紧缺、技术创新不足、市场环境不规范等诸多问题,未来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该走向哪里,尤 [详细]

  • 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

    地理信息是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获取或形成的、主要描述事物或者现象的地理位置、时空分布及其动态特征和相关自然社会属性的信息,是重要的基础性信息资源,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以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的地 [详细]

  • 新版互联网用户分布地图

    也许这是一张比墙上挂的世界地图更加纯粹的地图:牛津互联网研究所根据互联网用户人数制作了一张新版世界地图(戳此可查看完整研究报告及大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