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710回复:0
我国微小卫星产业进入启动机遇期 深圳跻身领先行列
<p> 由深圳科技<font color="#0051a9">企业</font>研制的首颗卫星,11月20日上午8时15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p>
<p> 这颗名为试验卫星四号的微小卫星,由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公司总研制,为我国第四颗技术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技术试验和环境探测。</p> <p> 试验卫星四号总设计师张迎春告诉记者,该卫星由百余名技术人员历时16个月研制完成,其发射成功标志着深圳一跃跻身于国内微小卫星研制的领先行列,对深圳航天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将起到推动作用。</p> <p> 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赵福顺研究员透露,“十二五”期间,公司有望实现微小卫星及其应用的产业化,形成年产8至10颗微小卫星的研制能力。</p> <p> 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公司是2008年10月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控股的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出资组建,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定为“微小卫星研发基地”。</p> <p> 今天与试验卫星四号同时升空的,还有一颗小型数据采集传输试验卫星创新一号03星。本次发射是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将两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p> <p> <strong>5年内深圳将成为微小卫星研制龙头</strong></p> <p> “非常顺利,非常成功!”这是试验卫星四号成功发射后,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赵福顺研究员见到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同时给记者的,是一个有力的握手。就深圳航天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p> <p> <strong>深圳跻身航天科技八大基地之一</strong></p> <p> 记者:仿佛是一夜之间,深圳有了自己研制的第一颗卫星,并已翱翔苍穹,能否介绍一下这件喜事的背景?</p> <p> 赵福顺:这有赖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精心谋划,也离不开深圳市政府的慧眼独具和大力支持。2008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全面构建创新型、开放型、融合型的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的发展目标。新体系要在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四大基地的基础上,新增天津、内蒙古、深圳(香港)和海南等四大基地。</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