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083回复:3
中国科学院2005年院士后选人名单
<P align=left>数学物理学部<p></p></P>
<P align=left><BR>时间:<st1:chsdate w:st="on" Year="2005" Month="5" Day="24"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2005年5月24日</st1:chsdate><p></p></P> <P align=left>(共50人)<BR>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BR>1 马中骐 65 理论物理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BR>2 王广厚 65 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学 南京大学<BR>3 王诗宬 52 数学 北京大学<BR>4 王恩哥 48 凝聚态物理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BR>5 王鼎盛 64 物理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BR>6 卢炬甫 57 天体物理 厦门大学<BR>7 白志东 6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东北师范大学<BR>8 龙以明 56 基础数学 南开大学<BR>9 向 涛 42 凝聚态物理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BR>10 孙 鑫 66 凝聚态理论 复旦大学<BR>11 邢定钰 60 凝聚态理论 南京大学<BR>12 佘振苏 42 流体力学 北京大学<BR>13 吴岳良 43 理论物理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BR>14 吴 颖 48 光物理 华中科技大学<BR>15 张双南 42 天体物理 清华大学<BR>16 张光寅 72 凝聚态物理与光学 南开大学<BR>17 张家铝 66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BR>18 张裕恒 6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BR>19 张鹏翔 62 固体物理、拉曼光谱 昆明理工大学<BR>20 张肇西 64 理论物理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BR>21 时俭益 57 代数学 华东师范大学<BR>22 李开泰 67 流体力学、应用数学 西安交通大学<BR>23 李安民 58 数学 四川大学<BR>24 李新洲 59 天体物理 上海师范大学<BR>25 汪景琇 60 天体物理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BR>26 沈 青 69 流体力学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BR>27 陆善镇 65 数学 北京师范大学<BR>28 陈永川 41 数学 南开大学<BR>29 陈和生 58 粒子物理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BR>30 陈恕行 63 基础数学 复旦大学<BR>31 周向宇 40 数学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BR>32 欧阳颀 49 物理学 北京大学<BR>33 武向平 44 天体物理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BR>34 郑广生 48 天体物理 香港大学<BR>35 郑伟谋 59 物理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BR>36 郑泉水 44 力学 清华大学<BR>37 侯振挺 69 概率论、运筹学 中南大学<BR>38 俞昌旋 63 等离子体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BR>39 柳卫平 42 原子核物理实验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BR>40 胡 岗 60 理论物理 北京师范大学<BR>41 郭本瑜 63 计算数学 上海师范大学<BR>42 顾本源 65 凝聚态物理、光物理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BR>43 高 智 67 流体力学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BR>44 梁九卿 64 理论物理 山西大学<BR>45 黄 涛 65 理论物理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BR>46 龚昌德 72 物理 南京大学<BR>47 彭实戈 57 数学 山东大学<BR>48 程崇庆 48 数学 南京大学<BR>49 董家齐 62 等离子体物理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BR>50 詹文龙 49 核物理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p></p></P> <P align=left><BR>化学部<p></p></P> <P align=left>时间:<st1:chsdate w:st="on" Year="2005" Month="5" Day="24"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2005年5月24日</st1:chsdate><p></p></P> <P align=left>(共41人)<p></p></P>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BR>1 马大为 41 有机化学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BR>2 冯守华 49 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BR>3 包信和 45 物理化学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BR>4 田中群 49 物理化学 厦门大学<BR>5 刘汉范 69 高分子化学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BR>6 刘 育 51 有机化学 南开大学<BR>7 刘淑莹(女) 62 分析化学、质谱学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BR>8 江 明 66 高分子化学和物理 复旦大学<BR>9 江桂斌 47 环境分析化学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BR>10 江 雷 40 无机化学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BR>11 吴云东 47 理论有机化学 香港科技大学<BR>12 宋礼成 67 有机化学 南开大学<BR>13 李前树 63 物理化学 北京理工大学<BR>14 李洪钟 64 化学工程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BR>15 杨丹(女) 39 有机化学 香港大学<BR>16 杨秀荣(女) 59 分析化学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BR>17 杨忠志 64 物理化学 辽宁师范大学<BR>18 汪文川 63 化学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BR>19 辛厚文 70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BR>20 陈小明 43 无机化学 中山大学<BR ><BR > |
|
|
1楼#
发布于:2005-06-12 21:25
<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15 吴硕贤 57 建筑技术科学 华南理工大学<BR>16 张 文 64 旋转机械动力学 复旦大学<BR>17 张孝文 69 材料学 清华大学<BR>18 张志东 41 材料物理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BR>19 张俐娜(女) 64 天然高分子材料科学 武汉大学<BR>20 张 涛 40 材料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R>21 李 天 66 飞机空气动力学 中航一集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BR>22 李斗星 62 材料科学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BR>23 李述汤 58 材料科学 香港城市大学<BR>24 杨维廉 64 力学与飞行器设计 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BR>25 沈永明 42 近海环境水动力学 大连理工大学<BR>26 沈泓萃 64 水动力学 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二研究所<BR>27 陈祖煜 62 水利水电、土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BR>28 陈振华 59 粉末冶金、金属材料 湖南大学<BR>29 林家浩 63 结构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BR>30 欧阳晓平 44 核科学与技术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BR>31 范天佑 65 力学 北京理工大学<BR>32 郑 平 69 工程热物理 香港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BR>33 赵柏儒 62 固体物理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BR>34 赵淳生 66 机械设计及理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BR>35 唐春安 47 采矿工程 东北大学<BR>36 徐庭栋 61 材料科学 钢铁研究总院<BR>37 谈大龙 64 机械电子工程 机器人学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BR>38 都有为 68 磁性材料 南京大学<BR>39 陶文铨 66 工程热物理 西安交通大学<BR>40 顾元宪 50 工程力学、计算力学 大连理工大学<BR>41 顾逸东 58 航空、航天系统工程 中科院光电研究院<BR>42 康克军 48 核科学与技术 清华大学<BR>43 彭练矛 42 电子显微学 北京大学<BR>44 程时杰 59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BR>45 谢佑卿 67 材料物理与化学 中南大学<BR>46 谭 华 62 高压物理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BR>47 颜永年 67 机械制造 清华大学<BR>48 薛其坤 41 材料物理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BR>49 魏炳波 41 材料科学 西北工业大学<p></p></P>
<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信息技术科学部<p></p></P> <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BR>时间:<st1:chsdate w:st="on" Year="2005" Month="5" Day="24"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2005年5月24日</st1:chsdate><p></p></P> <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共42人)<p></p></P> <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BR>1 仇玉林 62 微电子学 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BR>2 王飞跃 43 智能控制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BR>3 王永仲 60 光学工程 军械工程学院<BR>4 王绍民 66 光学和激光 浙江大学<BR>5 王家骐 65 光学精密仪器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BR>6 包为民 45 制导与控制 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BR>7 史忠植 63 计算机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BR>8 刘国治 44 电子科学与技术 中国核试验基地<BR>9 孙辉先 58 电子工程 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BR>10 朱诗尧 59 光学 香港浸会大学<BR>11 朱嘉麟 64 半导体学 清华大学<BR>12 许宁生 47 光电材料与技术 中山大学<BR>13 何积丰 61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BR>14 吴培亨 65 超导电子学 南京大学<BR>15 张树霖 69 半导体光谱学 北京大学<BR>16 张 铃 67 计算机应用 安徽大学<BR>17 李建中 54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BR>18 李征帆 68 电磁场与微波 上海交通大学<BR>19 李爱珍(女) 68 半导体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BR>20 李景镇 64 光学工程 深圳大学<BR>21 杜国同 59 电子科学与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BR>22 杨福民 62 天体测量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BR>23 苏 毅 63 应用激光技术与光电测试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BR>24 陈天平 64 信息处理、系统科学 复旦大学<BR>25 陈坤基 63 半导体材料物理与器件 南京大学<BR>26 罗 毅 45 半导体光电子学 清华大学<BR>27 郑大钟 69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清华大学<BR>28 洪先龙 64 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 清华大学<BR>29 郝 跃 47 微电子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BR>30 唐远炎 61 模式识别、信号处理、小波分析 香港浸会大学<BR>31 徐仲英 62 半导体材料器件物理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BR>32 徐 雷 46 统计学习、模式识别、神经网络 香港中文大学<BR>33 高秉强 54 电子电机工程 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BR>34 曹希仁 59 控制系统理论 香港科技大学<BR>35 梁甸农 69 信号与信息处理 国防科技大学<BR>36 黄民强 44 信息通讯 总参谋部第五十八研究所<BR>37 龚旗煌 40 非线性光学 北京大学<BR>38 谢 立 63 计算机软件 南京大学<BR>39 楼祺洪 62 光学、激光 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BR>40 <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褚">褚</st1:PersonName>君浩 60 红外光电子材料和器件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BR>41 裴定一 63 信息通讯 广州大学<BR>42 谭铁牛 41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p></p></P> |
|
|
2楼#
发布于:2005-06-12 21:24
<P align=lef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margin-top-al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0pt; 0cm>57 韩 斌 42 植物基因组学、分子遗传学 中科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br>58 詹启敏 46 肿瘤分子生物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br>59 廖福龙 62 生物物理、中药药理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br>60 薛勇彪 42 植物分子生物学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br> <p> <P align=lef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margin-top-al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0pt; 0cm><STRONG><FONT size=4>地学部</FONT></STRONG> <P><STRONG><FONT size=4></FONT></STRONG></P> <P><STRONG><FONT size=4></FONT></STRONG></P> <P align=lef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margin-top-al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0pt; 0cm><br><STRONG><FONT size=4>时间:<st1:chsdate w:st="on" Year="2005" Month="5" Day="24"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2005年5月24日</st1:chsdate></FONT></STRONG> <P><STRONG><FONT size=4></FONT></STRONG></P> <P><STRONG><FONT size=4></FONT></STRONG></P> <P align=lef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margin-top-al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0pt; 0cm><STRONG><FONT size=4>(共53人)</FONT></STRONG> <P><STRONG><FONT size=4></FONT></STRONG></P> <P><STRONG><FONT size=4></FONT></STRONG></P> <P align=lef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margin-top-al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0pt; 0cm><STRONG><FONT size=4>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br>1 丁仲礼 48 第四纪地质与古气候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br>2 丁悌平 63 同位素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br>3 万天丰 67 地质学、构造地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br>4 毛景文 48 矿床地质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br>5 王成善 53 沉积学与大地构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br>6 王铁冠 67 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石油地质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br>7 王谦身 71 固体地球物理学、重力学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br>8 王椿镛 59 固体地球物理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br>9 刘纪远 57 地理学、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br>10 刘秦玉(女) 59 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中国海洋大学<br>11 吕达仁 65 大气物理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br>12 孙 革 61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吉林大学<br>13 吴冲龙 59 煤地质学、地质信息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br>14 张国民 62 地震学、地震预报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br>15 张培震 49 构造地质(新生代构造)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br>16 李长江 53 矿产地质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br>17 杨元喜 48 大地测量 西安测绘研究所<br>18 杨文采 62 地球物理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br>19 杨经绥 54 岩石大地构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br>20 杨树锋 57 构造地质学 浙江大学<br>21 邱占祥 69 地层与古哺乳动物学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br>22 陆松年 64 地质学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br>23 陈永奇 61 测绘学 香港理工大学<br>24 陈 军 48 地理信息系统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br>25 陈 骏 50 地球化学 南京大学<br>26 周一星 63 城市地理 北京大学<br>27 周卫健(女) 52 放射性碳年代学与全球变化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br>28 周新华 63 地球化学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br>29 林而达 58 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br>30 罗哲贤 61 大气科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br>31 郑永飞 45 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br>32 郑亚东 69 构造地质学 北京大学<br>33 金之钧 47 石油地质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br>34 金振民 63 构造地质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br>35 侯先光 56 地层古生物学 云南大学<br>36 姚檀栋 50 冰川环境与全球变化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br>37 洪华生(女) 60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 厦门大学<br>38 赵文智 46 石油地质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br>39 赵思雄 64 大气科学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br>40 莫宣学 66 岩石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br>41 郭正堂 41 第四纪地质与环境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br>42 郭华东 54 遥感科学与应用 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br>43 钱永甫 66 气象学 南京大学<br>44 高 山 42 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br>45 高 抒 48 海洋地质与自然地理 南京大学<br>46 龚健雅 48 地理信息系统 武汉大学<br>47 傅伯杰 47 自然地理学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br>48 舒德干 59 古生物学及进化论 西北大学<br>49 虞孝感 63 经济地理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br>50 翟明国 57 前寒武纪地质与变质地质学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br>51 臧绍先 66 固体地球物理 北京大学<br>52 潘桂棠 63 地质学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br>53 魏奉思 63 空间物理 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FONT></STRONG> <p> <p> <P align=lef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margin-top-al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0pt; 0cm>技术科学部 <p> <p> <P align=lef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margin-top-al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0pt; 0cm><br>时间:<st1:chsdate w:st="on" Year="2005" Month="5" Day="24"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2005年5月24日</st1:chsdate> <p> <p> <P align=lef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margin-top-al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0pt; 0cm>(共49人) <p> <p><br>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br>1 于起峰 47 实验力学、精密光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br>2 马兴瑞 45 飞行器设计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br>3 方心虎 64 飞行器设计 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br>4 王中光 69 材料科学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br>5 王汉功 64 飞行器设计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br>6 王道富 49 油田开发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br>7 王锡凡 68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西安交通大学<br>8 叶定友 64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和工程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br>9 孙锦山 63 应用爆轰学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br>10 余同希 63 冲击工程与防护安全 香港科技大学<br>11 余寿文 65 固体力学 清华大学<br>12 吴连大 63 卫星动力学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br>13 吴学仁 58 固体力学 中航一集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br>14 吴宗鑫 67 核反应堆工程 清华大学<BR line-break?><BR line-brea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12 21:27:45编辑过]
|
|
|
3楼#
发布于:2005-06-12 21:22
<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21 陈 懿 72 化学(物理化学) 南京大学<BR>22 单孝全 67 环境化学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BR>23 周 理 63 化学工程 天津大学<BR>24 姚建年 51 物理化学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BR>25 段 雪 48 化工(应用化学) 北京化工大学<BR>26 赵东元 41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BR>27 赵学庄 71 化学(物理化学) 南开大学<BR>28 赵新生 47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BR>29 徐 正 65 无机化学 南京大学<BR>30 秦金贵 57 有机化学 武汉大学<BR>31 耿信笃 64 分析化学 西北大学<BR>32 高 松 41 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BR>33 高 濂 59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BR>34 曹怡(女) 75 有机光化学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BR>35 麻生明 39 有机化学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BR>36 景遐斌 63 高分子化学和物理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BR>37 韩布兴 47 物理化学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BR>38 裘式纶 57 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BR>39 廖代正 65 化学(无机化学) 南开大学<BR>40 颜德岳 68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BR>41 薛 奇 6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南京大学<p></p></P>
<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p></p></P> <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BR>时间:<st1:chsdate w:st="on" Year="2005" Month="5" Day="24"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2005年5月24日</st1:chsdate><p></p></P> <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共60人)<p></p></P><BR>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BR>1 方精云 45 生态学 北京大学<BR>2 王大成 64 分子生物物理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BR>3 王书荣 65 神经生物物理学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BR>4 王正敏 69 临床医学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BR>5 王宪(女) 50 生理学 北京大学<BR>6 王恩多(女) 6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BR>7 邓子新 48 农业微生物学 上海交通大学<BR>8 刘建宁 4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南京大学<BR>9 庄文颖(女) 56 菌物学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BR>10 朱兴族 59 药理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BR>11 朱 军 55 作物遗传育种 浙江大学<BR>12 何大澄 61 细胞生物学 北京师范大学<BR>13 吴清玉 53 心血管外科 清华大学<BR>14 宋微波 46 原生动物生物学 中国海洋大学<BR>15 张东才 62 生物物理 香港科技大学<BR>16 张知彬 40 动物生态学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BR>17 李伯良 54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BR>18 李 林 4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BR>19 李增智 59 森林保护学 安徽农业大学<BR>20 杨安钢 51 分子免疫学 第四军医大学<BR>21 杨峻山 63 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与新药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BR>植<BR>物研究所<BR>22 杨焕明 52 基因组学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BR>23 杨增明 42 动物生殖与发育 东北农业大学<BR>24 汪忠镐 67 外科学(血管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BR>25 沈珝琲(女) 70 分子生物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BR>26 沈敏(女) 50 法医毒物学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BR>27 肖传国 49 外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BR>28 苏定冯 52 药理学 第二军医大学<BR>29 陈香美(女) 54 内科学(肾脏病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BR>30 陈晓亚 49 植物生理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BR>31 陈润生 63 生物信息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BR>32 周 专 48 生物物理 北京大学<BR>33 孟安明 41 发育生物学 清华大学<BR>34 林崇德 64 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BR>35 金 力 42 群体遗传学 复旦大学<BR>36 侯凡凡(女) 54 内科学(肾脏病学) 南方医科大学<BR>37 段树民 47 神经生物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BR>38 贺 林 51 医学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BR>39 赵进东 48 植物生理学 北京大学<BR>40 赵国屏 56 分子微生物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BR>41 赵继宗 59 神经外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BR>42 郝小江 53 植物化学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BR>43 席焕久 59 人类学 锦州医学院<BR>44 徐 涛 34 生物物理学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BR>45 格日力 52 医学(高原医学) 青海大学<BR>46 桂建芳 48 遗传学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BR>47 高 琼 51 生态学 北京师范大学<BR>48 常文瑞 64 结构生物学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BR>49 康 乐 46 昆虫学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BR>50 梁厚果 69 植物生理学(呼吸与代谢) 四川大学<BR>51 隋森芳 60 生物物理 清华大学<BR>52 黄铭洪 58 污染与恢复生态学 香港浸会大学<BR>53 曾益新 42 医学(肿瘤学) 中山大学<BR>54 童坦君 70 老年医学基础 北京大学<BR>55 蒋华良 40 药物设计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BR>56 蒋建东 46 药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BR line-break"><BR line-brea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