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749回复:1
建立数据仓库的战略
数据仓库的三个阶段可以总结如下:
建模,即充分理解业务过程,该过程的信息要求,以及目前在该过程中要作出的决策。 建库,确定对工具的要求,使工具能适合于目标业务过程所需的决策支持类型,建立一个数据模型,使它能有助于进一步界定信息要求。 部署,在总过程的相对较早阶段,将数据的特性贯彻在数据仓库中,并使用不同的业务智能工具。开始进行用户培训。在部署阶段,数据仓库不断发展,增加更多的数据,用户逐渐理解他们能够并且应该可以访问到的数据。也可能再返回建库阶段,通过数据模型来扩展数据仓库的范围。 因此,有效的数据仓库过程包括了背景、内容和协调过程。数据仓库的螺旋式发展过程是它功效持久的关键。 数据仓库的优点 数据仓库有两大优点:一方面,它使我们不必重新编制输入(事务)处理系统,就能够建立一个结构化的环境,将输出(决策支持)处理移入新环境(数据仓库)中;另一方面,它建立概念模式(逻辑数据模型)、内部模式(历史文件)和外部模式(数据仓库)的三模式环境,其中,历史文件中的“多对多”(m*n)维护关系可以简化为三模式环境下的多个“一对多”(m+n)关系。 数据仓库的直接价值在于满足管理者对于全面了解企业内部情况和外部环境的短期需要,同时减少现有系统的维护负担。数据仓库的长期价值在于通过业务数据商店使企业能够从历史系统转移到适应企业高速变化的结构化环境。由于企业的生存依赖于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所以这对于信息时代中的企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8-28 21:55:07编辑过]
|
|
|
1楼#
发布于:2003-10-26 22:52
thank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