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943回复:3
遥感地图帮我们"控制"南京城
在南京,绿色植物撑起的面积有多大?还有多少地方有黄土的覆盖?城市的地表温度几何?土地的利用每天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P> 过去,搞清楚这些数据,起码要一个科研团队耗费一年以上的时间。但是利用气象遥感卫星,根据红外光通过不同物体、温度后的不同反应,能很直观地在地图上表现,几十分钟以后,可以将结果直接计算出来。</P> <P> 记者日前从省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获悉:半个月后,新型卫星获取的遥感资料可以传送到南京,一个250米×250米的球场上的活动都能在遥感地图上清晰地获取。</P> <P> 哪旱哪涝,点点鼠标就知道</P> <P> 卫星遥感地图,利用的是红外光对于不同物体、温度的反应,在地图上以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来。</P> <P> 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的所长姜爱军说,比如在夏天的时候,城市热岛的中心在地图上表现出来的色彩要明显比别的地方深,旱、涝也是一样,凡是和常规状态数值设置不一样的时候,都有颜色差异,而颜色的差异性越大,说明灾害越严重。</P> <P> 根据不同色块的面积,计算机来估算实际的灾害范围,但是在以前,由于卫星的“视力”稍差,能看清楚的是1.1公里×1.1公里的范围,如果专家判断稍有差池,那么计算出来的精度就会相差很多,现在则不同,遥感卫星资料的免费使用,能将精度扩大到250米×250米,是原来精度的16倍以上。</P> <P> 局地大雾可以观测</P> <P> 高速公路上的大雾经常是局地性的发生,地方小,去除也快,一旦发生在气象监测点未设置的地方,那么对于雾的监测就是一个气象盲点,以前的卫星遥感图,对于小于1.1公里×1.1公里范围的小型雾害很难观测,因此以前局地性大雾的发生具体范围和面积很难说清楚,而且很多小范围的雾害可能被忽略了。专家说,半个月后,通过新获取的遥感卫星资料,监测局地大雾也有可能。</P> <P> 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P> <P> 其实,除了气象预报,以及进行火灾、干旱、洪涝的灾害监测之外,这套卫星云图能获取整个城市的基本资料,比如,南京的绿地面积、植被指数、土地的覆盖面积、甚至根据云图上表现出来的农作物的颜色来估算出未来的产量。森林在减少还是在增加、城市最热的地点在哪里?城市的亮化是不是过分,城市的景观生态究竟怎样,这套卫星观测系统都能做—个基本评价。</P> <P> 姜爱军说,总之,高精度的卫星遥感资料的获取,能够为南京的生态环境、评价、分析政府的决策提供更科学依据。</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6 18:27:06编辑过]
|
|
|
1楼#
发布于:2004-12-08 10:00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7.gif" />
|
|
2楼#
发布于:2004-12-10 22:37
我在南京上学,明年毕业。论文做遥感方面的,需要用到南京DEM,很急,请问仁兄有吗?
|
|
3楼#
发布于:2004-12-11 21:41
<P>小弟不是南京第</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