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991036
管理员
管理员
  • 注册日期2003-07-25
  • 发帖数5917
  • QQ14265545
  • 铜币29669枚
  • 威望217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 GIS帝国铁杆
阅读:1157回复:0

热点透视 科技让世界遗产青春依旧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4-04-24 17:02
<FONT face=宋体><B><!-- 标题 --></B></FONT>
<TABLE height=18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56 background=../../../image2003/third_01.gif border=0>

<TR>
<TD class=date-cont vAlign=bottom align=middle><FONT color=#003366>2004.04.24 08:00:00 经济日报 [<!-- 版号--> 3 <!-- 版号-->版]</FONT></TD></TR></TABLE>
<TABLE height=15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8 width=556 border=0>

<TR>
<TD class=cont vAlign=bottom align=left bgColor=#eef6fd>
  我国首次主办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定于6月28日至7月7日在苏州举行,各国专家将讨论世界遗产的保护战略等。请看———
  在我们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有着无数值得永远保存和珍惜的人类共同的财产。它们有的是大自然赐予的,有的是人类自身创造的,在越来越理性的时代,人们开始有针对性地从中选择出一批最具代表性的公诸于世加以保护,这就是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命名的人类文化与自然遗产项目。
  我国目前共有29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1项,自然遗产4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
  如何保护好世界遗产,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863计划加盟世界遗产保护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搞好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章新胜不久前指出,世界遗产是各国历史文化和文明的结晶或具有代表性的独特而奇异的景观,拥有世界遗产可以彰显一个国家的民族身份和景观特色,提高所在城市或地区的知名度,促进文化多元间对话和旅游业发展。
  在开发利用中如何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国家文物局等九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和改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此外,在利用科技手段保护文化、自然遗产方面也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02年已满1200年的乐山大佛,曾因严重风化造成损坏,虽然经过多次加固维修,但效果不佳;直到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6年被列入文化遗产以来,在保护中注重采用科学方法,专家们利用超声波、地质勘测、电阻率法等现代科技手段为大佛检查“病因”,并对百余块岩体小方块进行风化对比试验,选择适合的面部修缮材料,于2001年对大佛成功地进行了“美容”。目前,专家们正在着手研究造像岩体防风化、防生物侵害技术及旅游资源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将彻底揭示风化机理,有效保护大佛,使中国文物科研水平走上新的台阶。
  1987年我国首批列入世界遗产之一的秦始皇陵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也运用了环境科学、生物、计算机、信息等诸多先进技术。不久前,国家文物局又与科技部合作,将秦陵保护开发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用航空遥感技术与现场勘测相结合,测定了秦陵地下内外城的长方形双重城垣构造及其范围,为进一步发掘打下了基础。
  把中华文明展现到白宫去
  同样为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莫高窟,因游人产生的过量二氧化碳和照明光线造成壁画变色脱落,20年来的人为损坏超过过去几百年的自然侵蚀。现在,敦煌文物管理部门运用最先进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不仅永久、准确地保存了洞窟和壁画信息,而且制成虚拟洞窟的三维图像,供游客从任意视角观看,缓解了石窟开放的压力,提高了保护工作的效率。过去要10多个人一年才能完成的临摹壁画工作,现在只要配一台打印机,就可按所需比例完成洞窟的复制。
  去年10月,由中日合作成立的故宫数字研究所虚拟现实演示厅落成,观众可“零距离”观赏故宫内每一个建筑构件、陈设或装饰处理。该系统现库存影像文件5万余个,完成的一百多万条藏品底帐全部入库。此前,“数字故宫”网站于2001年7月开通,日最高访问量达60万人次。
  据国家文物局科技信息处负责人介绍,围绕文物保护的科研、信息化、标准化工作,国家文物局近期完成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长期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去年9月启动的“中国数字博物馆项目”于今年2月通过了中期验收。该项目一是用数字化手段记录现有博物馆的全部文物信息,二是建立虚拟博物馆,以多维、多媒体手段展示可移动、不可移动,有形、无形的遗产。这位负责人自豪地对笔者说:“中国数字博物馆项目”完成后,要“把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展示到白宫和唐宁街去,展示到美国总统、英国首相的办公桌上!”
  用科技手段保护世界遗产
  虽然我国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迄今没有一项世界遗产列入《濒危遗产名录》,但保护状况不容乐观。如2001年列入文化遗产的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由于水的长期侵蚀及各种盐类富集于石雕表面,许多雕像已经面目全非,洞窟顶部裂缝处也有明显的渗水痕迹。如何设计合适的治水方案?科研人员还在苦苦探索。
  此外,我国还存在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科研设备落后的问题。如1999年列入文化遗产的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境内的大足石刻博物馆,在一百多个管理人员中只有11名专业人员,其中仅1名副研究员。
  面临困难和问题,我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近20年来,坚持走以我为主、国际合作的道路,先后与多家世界知名的科研机构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1998年国家文物局在起草《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时,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的专家合作,选择莫高窟和承德避暑山庄作为试点,验证了《准则》的权威性与可行性。又如由联合国援助的“龙门石窟保护修复工程”,针对暴雨、大雪等天气引发的病害采取了增加防渗层、修建保护窟檐等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世界遗产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世界遗产必将和人类同在。 
      文/李贵洪 李向南

  我国有哪些遗址和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长城(文化遗产)
  2、泰山(文化和自然遗产)
  3、明清故宫(文化遗产)
  4、莫高窟(文化遗产)
  5、秦始皇陵(文化遗产)
  6、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遗产)
  7、黄山(文化和自然遗产)
  8、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
  9、黄龙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
  10、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
  11、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庙宇(文化遗产)
  12、曲府孔府、孔庙、孔林(文化遗产)
  13、武当山古建筑群(文化遗产)
  14、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文化遗产)
  15、庐山国家公园(文化遗产)
  16、峨眉山风景区及乐山大佛
  (文化和自然遗产)
  17、丽江古城(文化遗产)
  18、平遥古城(文化遗产)
  19、苏州古典园林(文化遗产)
  20、北京的皇家祭坛————颐和园(文化遗产)
  21、北京的皇家祭坛————天坛(文化遗产)
  22、武夷山(文化和自然遗产)
  23、大足石刻(文化遗产)
  24、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
  25、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文化遗产)
  26、龙门石窟(文化遗产)
  27、明清皇家陵寝(文化遗产)
  28、云冈石窟(文化遗产)
  29、三江并流(自然遗产)
  许滔 画


<IMG src="http://www.chinaed.com.cn/history/jjrbrjkz/2002news/xxcy/kjcy/kjcy27054_0.jpg">

</TD></TR></TABLE>
喜欢0 评分0
没钱又丑,农村户口。头可断,发型一定不能乱。 邮箱:gisempire@qq.com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