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595回复:1
GIS地图知识(2)
GIS地图知识(2)
5. 普通地图的内容要素及表示方法 6. 专题地图的内容要素及表示方法 7. 传统测绘与“3S”、“数字地球” 5. 普通地图的内容要素及表示方法: 一.普通地图上的内容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图廓外要素 数学要素——坐标网、地图比例尺、地图定向等 地理要素——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和其他标志 自然地理要素有水系、地貌和图质植被; 社会经济要素有居民地、交通网、境界和行政中心; 其他标志为方位物、经济标志、科学文化标志等。 图廓外要素——图名、图号、接图表、图例、图廓、分度带、比例尺、坡度尺及坐标系统等 二.水系及其在图上表示 水系是指海洋、江河、湖泊、水库、水渠、井泉各种自然的人工的水文物体的总称。 关于河流及沟渠的表示:我国1971年《图式》中规定河流单双线的分界宽为0.4mm,即凡双线河就表示真实的河宽。 对中小比例尺地形图(如1:5万)补充规定“实地宽100m以上的合理就扩大绘为双线”(从0.2扩大到0.4)实地河宽100米到200米这段成为符号性双线河(或称记号双线河),它不表示真宽,要注明河宽注记。 对小比例尺图上的河流有两种表示方法,其一,单线配合不依比例尺双线(又称过度性符号)和依比例双线的表示方法;其二,是单线配合单线真形符号表示。 所谓单线真形符号是将河流全部填满与水涯线相同的普染色。 三.居民地及其在图上表示 居民地是指各种建筑物组成的城市、集镇、农村或其他居住区的总称。 当居民地受比例尺限制不能用真形表示时,可用圈形符号来表示居民地的位置,符号的定位点表示居民地的中心区域,符号与地物的相对关系表示居民地中心区域与地物的相对关系。 四.交通及其在图上表示 交通网是各种运输的总称。它包括陆地交通、水陆交通和空中交通及管线运输几类。 道路符号是线状的,但在比例尺缩小后,它的宽度是夸大的,以我国地形图为例,铁路宽0.6mm,在1:10万图上等于实地60m,在1:50万图上为300m。 五.地貌及其在图上表示 晕渲法,假定光源在固定的方向上,用浓淡渐变的半色调(墨和颜色)在图上显示地貌主体形态,其实质是光彩立体感在地图上的应用。 等高线法,用一组有一定间隔(高差)的等高线的组合来反映地面的起伏形态。 首曲线,按相应比例尺规定的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图上用细线表示。 计曲线,为方便查看等高线的高程,规定从零米起算,每隔四条基本等高线加粗成粗实线。 间曲线,按等高距的二分之一测绘的等高线,用与首曲线等粗的虚线表示,补充显示局部形态 分层设色法,在不同高程带,普染不同色调的颜色来表示地貌起伏的方法。 五.境界及其在图上表示 境界是地区政治行政管辖的界线。普通地图上,可分为政区界和其他境界两大类。 地形图上境界的表示有以下的规定: 两级以上的境界重合时,只表示出高一级的境界。飞地的界线用其所属的行政单位的境界符号表示,并在其范围内加隶属注记。 境界沿河流、道路、山脊等线状地物延伸的,可以省略重合部的境界符号或在线状地物的中心,两侧或一测描绘其符号。以河流为例:当一河流中心线或主航道线为界时,境界符号在水域内或河流符号两侧不间断的交错绘出。以共有河流为界的,在河流两侧每3-4厘米交错绘出。以河流一侧为界的,在相应一侧不间断绘出。以山脊、山谷为界的不间断绘出,其通过的山头、山口、谷地等的中心位置不变,保持与地貌图形的协调性。 -------------------------------------------------------------------------------- 7. 传统测绘与“3S”“数字地球”: 传统测绘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大地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制图,在与计算机和通讯技术融合的过程中发展出新的测绘体系,以“3S”为基础的产业技术体系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数字地球”的美好前景,更使得地理信息产业再次唤起全球的关注。 按国际上当前发展的趋势,测绘必将与社会经济应用领域更紧密的结合起来,缩短与用户的差距,更符合用户的需要,测绘必将从专业化走向大众化。数字制图与GIS工作者正是这种趋势的重要推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