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汽车看似炫酷,但可能有毒

去年9月份,Local Motors公司在芝加哥公开展示了世界首辆3D打印汽车;而前两天,该公司终于宣布即将实现3D打印汽车的上市,也许我们马上就能开上价格低廉,还接受定制化的电动汽车!想想还真有点小激动呢。
但是不要着急,3D打印爽是爽,但3D打印产生的有毒物质又该如何处理呢,3D打印的汽车对人类使用者来说安全吗?
日前,《环境科学》期刊发表了一份来自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一篇名为《评估和减少3D打印部件的毒性》的文章,为我们揭开了3D打印黑暗的一面。
2014年,一位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研究生Shirin Oskui在使用3D打印材料进行斑马鱼胚胎研究时中毒死亡。之后该校的生物工程助理教授William Grover开启领导了对3D打印材料毒性的全面研究,他发现,该研究生在研究时使用的由两种材料混合打印的3D打印部件含有致命毒素。
该团队对这两种材料进行了分析。事实上这两种材料均来自颇受欢迎的3d打印机:其中熔融的塑料来自Stratasys公司的Dimension Elite 3D打印机,而液态树脂则产生自Formlabs的Form 1+ 3D打印机。
而从斑马鱼胚胎的生存率和孵化率上我们也看到了这两种材料带来的负面影响:暴露于打印材料中的胚胎的死亡率远高于正常培养的胚胎。最终,超过一半的暴露于液体树脂盘的胚胎在3天内死亡,一周之后几乎没有胚胎幸存,只有少数几个完成了孵化,但也出现了发育异常。
另外,研究人员证实,如果将打印的部件曝光在紫外光照下,能有效降低3D打印部件中的毒素水平。而该研究团队目前正在进一步研究3D打印部件对人体的影响。
Grover总结说:“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对3D打印技术感兴趣。但是我们真的需要后退一步好生考虑一下这些材料。”该团队表示已经开始敦促有关部门制定3D打印材料的相关标准,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鉴于目前所有的3D打印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都会经过加热,尤其是一些聚合物材料,在加热过程中或许会出现一些对人类有害的化学反应。鉴于中国方面相关的标准还未出台,厂商之间的价格战也可能对产品质量带来影响,所以对那些热衷设计的创客来说,选择安全可靠的3D打印机和打印材料就非常重要了。而即使选择了可靠的提供商,也要注意对自己的保护。
从LBS到OTA 百度地图的“万能化”路线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潮,几乎所有的线下商家都把手机用户当成目标,营销重点开始向移动端转移,这无疑加速了移动应用适配线下商家的速度。这也就催生了线上流量的聚集度日益高涨,继而各入口级产品的战略优势也愈发稳固。以百度地图为例,这个以查询出行线路 [详细]
公交导航,能否占据地图数据产业的下一个“竿位”
公交导航发布,标志着互联网地图应用已经从普及进入实时导航阶段。地图数据后续的发展方向之一,能为公共交通出行提供全程流畅的提醒和导航的,就是公交导航了。 [详细]
2015云栖大会,计算为了无法计算的价值
10月14日至15日,由阿里云开发者大会升格而来的2015云栖大会在杭州召开。六年间,这场云计算的盛会从400多人飞速成长到了2万人的规模,中国互联网也从草根站长时代快进到了风起云涌的云计算时代。如今,作为中美技术差距最小的行业之一,中国的计算力量已全面 [详细]
图吧GIS助力物流行业搭乘“互联网+”快车
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计划更是对 物流 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进一步的促进作用,互联网思维正在逐步改写着传统行业的竞争格局。面对新格局带来的新机遇,图吧集团副总裁李富勇表示:图吧刚刚获得四维近3亿的战略投资,投资整合后,基于四维地图数据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