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

国家宣布将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GIS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

字号+ 作者:GIS帝国 来源:GIS帝国 2015-11-09 11:02 我要评论( )

近日,政府宣布将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这一工程有望写入“十三五”规划,到2020 年力争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据测算,地下管廊每公里

    事件

  近日,政府宣布将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这一工程有望写入“十三五”规划,到2020 年力争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据测算,地下管廊每公里造价约1.2 亿元人民币,如果每年能建8000 公里管廊,总投资将打近万亿。

  评论

  从国外地下管网建设看发展:在国外,日本开发的商品化的管网信息处理软件,集成了很多管网方面的数学模型,如最佳路径分析、空间定位分析、缓冲区分析、管线事故分析、最优输配水方案、拓扑关系分析等。美国和英国则是利用加快建立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实现动态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推进电磁感应、探地雷达、磁感应探测、声学定位/震动定位、电子识别等先进地下管线定位技术和非开挖技术的应用。我们认为趋势一是应用更多的传感探测器,趋势二是精细化和网格化管理,特别是利用IT 系统中的先进算法来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

  智慧立体化地下管网的形态应该是怎样的:智慧立体化地下管网是集纳给水、电力、通信、中水和真空垃圾管等多种管线于一体的地下管廊,相比传统直埋管线,地下管廊将各种管线集中统一管理,通过火灾自动报警、视频监控、自动控制、互联网监测等多种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各类城市管道线的安全、透明、可视化实时管理。传统的地下管网只包含日常的防护功能而并无检测、控制和管理等功能。对于城市管理者而言,利用新型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控地下是大有裨益的。

  百亿市场蛋糕初现新蓝海:今年以来已有69 个城市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约1000 公里,总投资约880 亿元。

  地下管廊分为廊体和管线两部分,每公里廊体投资大约8000 万元,管线大约4000 万元,总造价每公里1.2 亿元。

  按目前城镇化速度,未来三到五年预计每年可产生超万亿元的投资。我们假定有5%的投资被投入包含在地图探测、传感器以及地下管网可视化系统的建设中,那么就有500 亿的市场规模。

  地图、传感器、系统构成新型地下管网的血脉、皮肤和大脑 : 地图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随着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地下管网的测绘也需要每年定期更新;传感器构成了火灾检测、视频监控等探测功能的载体;系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承担着供水管道的GIS系统的属性信息查看、现场信息确认、各类设施的坐标定位和保养预警、自动辅助设计、专网实时互联、数据在线互动等等。三维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虚拟现实技术、GIS技术为平台,地下管网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为支撑,整合城市或区域地下综合管网数据资源,实现地下管网的三维可视化管理、存储、查询、分析、定位等功能,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地下管网数据资源管理数字化、可视化的三维管理系统。最终达到地下管线的智能化管理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GIS帝国网站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及图像版权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

1.GIS帝国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顺丰子公司丰行智图完成亿元融资,布局地图业务

    顺丰子公司丰行智图完成亿元融资,布局地图业务

    2020-04-08 08:38

  • 地图广告这块百亿美元蛋糕,苹果想独吞

    地图广告这块百亿美元蛋糕,苹果想独吞

    2020-03-10 14:37

  • 谁将赢得高精度地图之战?

    谁将赢得高精度地图之战?

    2020-06-16 17:56

  • 华为将面向海外开发者推地图服务,可用手机实现厘米级定位

    华为将面向海外开发者推地图服务,可用手机实现厘米级定位

    2019-08-14 15:05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