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336回复:0
谢和平院士应邀出席2021粤港澳大湾区地铁产业大并做专家报告谢和平院士应邀出席2021粤港澳大湾区地铁产业大并做专家报告 报告题目:《深地深海深空保真取心探矿原理和技术》 图片:微信图片_20210622114651.jpg ![]() 谢和平,1956年1月17日出生于湖南娄底,矿山岩体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原校长,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校长。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部岩体力学与开采理论”项目负责人。 1978年谢和平进入中国矿业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1993年至1995年担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1995年获得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6年入选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997年至1998年担任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1998年至2003年担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3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2003年至2017年担任四川大学党委常委、校长;2012年当选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委员会主席;2018年获得第七届“IET杰出大学校长奖”。 谢和平长期从事矿山工程力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大会部分议题 1、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与政策; 2、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3、城市轨道交通新产品和技术创新; 4、5G在城轨行业产生的影响及遇到的问题; 5、基于“机器人+大数据”的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系统; 6、通信、信号技术在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7、地铁、轻轨车辆、新型机车车辆相关技术与开发研制; 8、轨道车辆牵引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与创新; 9、设备设施全寿命周期管理和智慧运维; 10、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新技术的应用; 11、新型能源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与发展; 12、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 13、地铁隧道建管养新理念、新技术; 14、盾构掘进新技术、新工法; 15、城市轨道交通绿色高效建造,碳达峰和碳中和; 16、城市地下空间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与应用; 17、疫情病毒等不确定因素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及未来趋势; 18、城际铁路与地铁互通互联产生的影响; 19、深圳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再创新的探索; 20、城市轨道交通创新的逻辑; 21、地铁机电安装装配式冷水机房空调管道优化及预配方法; 22、地铁车站基于BIM的制冷机房装配式施工应用; 23、基于BIM技术的地铁冷水机房装配式施工技术; 2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创新发展; 25、三模盾构机/TBM关键技术研究; 26、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综合监测与应急联动系统; 27、深地深海深空保真取心探矿原理和技术; 28、盾构隧道工法前沿难题及对策思考; 29、深圳地铁20号线智能票务系统创新设计方案; 30、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设计施工问题思考; 31、智慧城轨的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新范式; 32、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智慧运维解析; 33、市域(郊)铁路车辆产品平台及技术规划。 参会、参展、资料入袋、演讲、赞助等请联系 陶俊杰:15002071705 邮箱:junjietao1@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