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866回复:9
SPOT遥感影像图技术总结
吴国青 苏州市测绘院
【关键字】SPOT、纠正、拼接 随着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GPS等的发展,遥感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与逐渐完善。近几年高分辨率遥感图象的商业化,使迅速获取数据,缩短成图和更新周期,降低成本成为可能。为地区规划、测绘等提供快速、可靠的新数据源。 SPOT卫星是由法国空间中心设计,比利时、瑞典等国共同发射的。该卫星轨道高度为822km,角98.72°,周期101.4min,重复周期26天,卫星上装载了HRV(High Resolution Visible range instruments)推扫式扫描仪。HRV扫描仪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色波段扫描仪,有6000个CCD元件,视场宽度为60km,瞬时视场为10m*10m。另一种为多光谱扫描仪,有3*3000个CCD元件,瞬时视场为20m*20m。HRV扫描仪还可以倾斜扫描,角为±27°,最大倾斜后地面投影80km。SPOT-5分辨率可达2.5~5米,具有摆能力(±26°)。这种不同轨道上的倾斜扫描,可以重复地扫描同一地区,从而实现(得到)立体测量(观测)的需要。 本次SPOT遥感范围:西至无锡,东至上海,南至嘉兴,北至南通。面积约为39000平方公里。SPOT影像为2.5m和10m的全色影像。影像预处理过程:首先对影像图进行判读,对于那些质量不合格的影像(如云雾比较多者)做返回处理,对合格的影像在做进一步处理。 影像进行几何纠正:野外用GPS采若干个控制点或在已有的大比例尺数字地图上(通常一景数据采集5至6个控制点),使其均匀分布,在加之原始资料中影像四个角点的坐标共10个点/景),接着确立椭球参数(高斯-克吕格投影),大地基准面(选未定义),建立多项式变换(Polynomial)的几何纠正模型(在调用多项式模型时,需要确定多项式的次方数(Order),通常整景图像选择3次方。次方数与所需要的最少控制点数有关,最少控制点数计算公式为(t+1)*(t+2)/2,式中t为次方数,3次方需要10个控制点),采用最近邻方法(Nearest Neighbor)进行像素的重采样,把影像纠正到一定坐标系中(此次用的是北京54坐标系)。这批影像纠正出来的中误差(RMS)约为3.5米(spot影像的像素大小为2.5米)。 其次对经过几何校正处理后的影像进行拼接。考虑到数据量庞大的问题,只对10米分辨率的spot影像进行拼接,而对2.5米分辨率的影像只是每景单独放置(2.5米分辨率的影像若拼接,则会造成数据量恶性膨胀,导致一般图像软件的解析错误),在图像拼接时,需要确定一幅参考图像,参考图像将作为输出拼接的基准,决定拼接图像的对比度匹配、输出图像的地图投影、像元大小和数据类型。在拼接的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图像的接边问题以及匀光问题。 |
|
|
1楼#
发布于:2003-10-09 19:33
ding
|
|
|
2楼#
发布于:2003-10-17 16:06
老大,我用pci对spot图像校正,为何别人告我用15-18个控制点,且每点误差不要大于0.5个像元,到底那个有理,往告之。
|
|
3楼#
发布于:2003-10-21 16:35
最新的PCI可以对SPOT5提供物理模型支持,精度远高于多项式,但如果影像没有侧视和地形没有起伏的话,多项式也可以进行纠正。现在要每点误差不大于0.5个像元还是很难的。特别是没有高精度的参考图的情况下。
|
|
4楼#
发布于:2003-10-22 14:46
6楼兄弟说得很在理。希望有更多高人发表高见!
|
|
|
5楼#
发布于:2004-05-18 17:30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
|
|
|
6楼#
发布于:2004-05-25 10:25
thanks
|
|
7楼#
发布于:2004-05-26 20:23
以我的经验,还是pci9.0的物理模型纠正的精度高,我想请教楼主,除pci9.0以外还有什么软件可以做物理模型纠正,
|
|
8楼#
发布于:2004-06-18 16:46
Thanks<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4.gif" />
|
|
|
9楼#
发布于:2004-06-21 10:51
<P>hello,你RECTIFICATION 时,用了DEM 吗,另外,SOPT 5 好象在ERDAS 8。6 以下版本的效准有问题,你们解决了吗???</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