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074回复:9
我被外语撞坏了腰 外语考试选人才还是卡人才
新闻案例
??考研梦难圆只因外语不过关 ??日前,考研复试线已经公布。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每年考研落榜的考生中,大多数是因为外语不过关,从而与自己的考研梦失之交臂。 ??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今年第三次参加研究生考试的方华,面对记者的采访,情绪有点低落。他说:“我已经连续考三年了,每次专业课都没什么太大问题,但就是在英语方面一直 是个‘短腿’。第一年差2分,第二年差1分,今年只打了46分。”方华告诉记者,自己对专业课还是满有把握的,但就是外语,让他吃尽了苦头。经历过几次失败,方华感叹道:“我和身边很多因外语成绩不过关而落榜的学友们常常互相感叹,考研难道就是考外语?” ??专家观点 ??别再让英语卡住研究生教育的脖子 ??研究生的选拔,是全面素质的选拔,而不是英语的单科选拔。每一科都是一个要素,一系列的要素形成一个统一的结构,一个要素的提高,就意味着其他要素的降低。英语水准线的提高与专业水准线降低成互为因果。英语大刀阔斧地选拔,考生纷纷落马,专业就变得别无选拔了。 ??研究生教育就是这样被英语的六级考试卡住了脖子。 ??六级英语考试,是取得研究生入学资格最严的一关,成了许多有才气、有前途人的拦路虎。就是英语系相当不错的毕业生,往往也只能考到六七十分。考到九十分的,绝无仅有。这样低的考试成绩,在大学其他课程中是不可想象的。??读者可以设想,既然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只能考六七十分,要非英语毕业的学生考到六十分,或者五十五分,是否有故意刁难之嫌,姑且不论。那些有才气的、非英语专业考生中的绝大部分,他们都是无神论者,并不祈求上帝的保佑,但是他们的命运常常取决于其他考生是否有大量的失误。就是英语分数勉强及格,取得了研究生资格,三年之中还要过一次六级关,过不了仍然不能拿到 |
|
|
1楼#
发布于:2004-04-19 02:14
<P>学位。不少研究生,虽然入学时过了,但是,重考一次并没有把握一定顺利过关。于是又像大学生时代那样,整整一年把百分之六十的时间花在了英语上。一次考试过了,还算是幸运,考不过是常有的事。下一年的学习和研究就全乱了套。根本就谈不上发挥创造力,只能是穷于应付而已。
??当然,有关人士可以说,研究生入学考试,不是一般的合格考试,而是选拔考试,只有从难从严要求,淘汰率高一点有利于选拔高水平的尖子人才。</P><P> 此言差矣! ??研究生肩负着我国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研究生的质量决定着我国在未来的世界知识经济中的竞争力。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正在用种种方法和我们争夺创新人才。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我国第一流的人才可以说惨遭掠夺。而我们近似托福考试的四六级考试体制又为西方的人才掠夺提供了外语方面的准备。留在国内的人才本来应该特别珍视,可是,我们却用这样野蛮的考试枷锁对未来的希望横加摧残。 ??多少英才被古怪的考试拒之于门外,失去了发挥其创造力的机遇,多少智力资源在无声中流失,这一切对我们的国力,将造成多少损害,也许我们今天还无法看得十分清晰,等到我们凭感觉能够体会到问题的严重性,也许那时就该有悔之晚矣之叹了。 ??为了他日不致有这样的悲叹,我想用比较凶狠的“炮轰”,比之用比较温雅的“质疑”,更能表达我的忧愤,也更能引起有关人士的紧迫感。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孙绍振 ?? ??众说纷纭 ??对公民工作权利的一种剥夺 ??评职称,大概是把职称作为衡量专业人才的能力、贡献等的一个标准。在任何一个行业,会外语的就是人才?不会外语的就不是人才?评职称搞外语“一票否决”,是促进人才成长的利器,还是束缚人才的框框???要不要学外语,每一个公民应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外语不过关,就不能评职称或晋升职称;没有相应的职称,就等于没有在相应岗位上从业的资格。这实际上等于对胜任这个岗位工作的</P> |
|
|
2楼#
发布于:2004-04-19 02:15
<P>公民权利的一种剥夺。政府部门在制定职称外语考试政策时,有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富荣)
?? ??我被外语撞坏了腰 ??今年44岁的叶先生参加工作已经有24年了,按理说,早就该评中级职称了,可是,偏偏让外语挡住了路,职称外语考试参加了好几次,叶先生每次都过不了关。同事们都说叶先生为人好,工作起来不要命,工作能力也强,让外语挡住确实可惜。叶先生说,念书的时候赶上“文化大革命”,外语基本上没学多 少,参加工作以后把知道的几个单词也忘得一干二净,没想到如今为了评职称又得从头学起。按照有关规定,年满50岁才能申请免考,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阵。笔者问叶先生,这次要是还是考不过去该如何,他笑着说:“我被外语撞坏了腰。” ??卫军 ?? ??英语不过关就不是农业专家? ??顾建人是上海的一位农业师,1981年大学毕业,近年陆续发表了十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同时在农业新产品开发方面成果卓著,仅2001年就盈利300多万元。为了申报高级农业师职称,自2000年起,他连续两年考试,但都不及格。 ??谈起职称外语考试,顾建人有一肚子苦水:“像我们这样的农业科研人员,除了春节休假几天外,几乎天天在田间地头奔波,不是搞新产品攻关,就是在实验室做试验,实在没空坐下捧起外语课本。”立彬 ?? ??英语考试特异功能 ??人们不明白,为什么要迫使年轻一代把最宝贵的年华、最大的关注奉献给难度超常的英语考试。本来在民间,对于英语自发的偏重?例如,从幼儿园就开始教学或者补习英语?已经是二十世纪末期一道畸形的文化风景线了,可是在有关人士看来,大学课程表上霸主地位还不够过瘾,一般的考试也不够,还要用国家权力来推行一种威慑性的体制,来保证对于英语过关考试得到压倒优势的精神的投入。 ??一种教学效果和水平的检验体制,由于是全国统一的,因而就享有了中央级的行政的权威性和威慑力。对于这种行政权威和威慑力的盲从,就免不了派生出一系列的派生功能来。这种派生功能的特点是,远远离开了教学评价体系,带上行政和政治的性质。这显而易见是功能的扭曲,但是这种歪曲却被行政权威所掩盖,结果就产生出许多荒谬的现象。孙文</P><P> </P> |
|
|
3楼#
发布于:2004-04-20 15:24
<P>我个人认为,在你选择一门专业,准备读研时。有必要了解一下该专业最发达的国家有哪些?他们的母语是什么?备考时,选择一门外语(通常指英语,搞测绘的最好学德语),花上一年或几个月,好好学一下,确实受益不少。现在信息渠道最迅速当数网络(指文本、音频传输),了解专业方向上的国际前沿动态,没有外语技能就象鸟失去了翅膀(有点过头了吧)。举各例子,计算机发展迅猛。如果一种新技术产生了,国外经过几年(或更长)发展,技术逐渐成熟。该技术传到国内,引起相关业界学者注意,经过一番摸索,然后磕磕绊绊译成中文(且不问译文能否把原意诠释的清楚),这个时间差,大家可以计算出。如果不去搜寻外文资料,却在等待中文文档,岂不做失很多良机。</P><P>我有三年的读研经历,可以说,最早我对科研状态进入是从中文资料获取的(只是一个大概的成果,了解专业的整体概貌),但随着深入开展,我渐渐发现,国内学者在应用资料上断章取义者很多,这必将影响正确的专业发展方向。幸好,我的外语(英语)功底还够用,及时补充了不少外文资料,才不至于走入误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英语对我来说,挽救了一个“失足”青年。</P><P>斑竹,不妨开个英语专栏,我来做斑竹,负责维护和答译,可否。</P>
|
|
|
4楼#
发布于:2004-04-20 16:30
<P>楼上的够强</P><P>支持</P><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1.gif" />
|
|
5楼#
发布于:2004-04-20 16:5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hyde</I>在2004-4-20 15:24:00的发言:</B>
<P>我个人认为,在你选择一门专业,准备读研时。有必要了解一下该专业最发达的国家有哪些?他们的母语是什么?备考时,选择一门外语(通常指英语,搞测绘的最好学德语),花上一年或几个月,好好学一下,确实受益不少。现在信息渠道最迅速当数网络(指文本、音频传输),了解专业方向上的国际前沿动态,没有外语技能就象鸟失去了翅膀(有点过头了吧)。举各例子,计算机发展迅猛。如果一种新技术产生了,国外经过几年(或更长)发展,技术逐渐成熟。该技术传到国内,引起相关业界学者注意,经过一番摸索,然后磕磕绊绊译成中文(且不问译文能否把原意诠释的清楚),这个时间差,大家可以计算出。如果不去搜寻外文资料,却在等待中文文档,岂不做失很多良机。</P> <P>我有三年的读研经历,可以说,最早我对科研状态进入是从中文资料获取的(只是一个大概的成果,了解专业的整体概貌),但随着深入开展,我渐渐发现,国内学者在应用资料上断章取义者很多,这必将影响正确的专业发展方向。幸好,我的外语(英语)功底还够用,及时补充了不少外文资料,才不至于走入误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英语对我来说,挽救了一个“失足”青年。</P> <P>斑竹,不妨开个英语专栏,我来做斑竹,负责维护和答译,可否。</P></DIV> <P>难得碰到知音啊,其实早几个月,论坛刚开始的时候我就想开个英语学习的版面了,虽然不能单因为英语扼杀一个人,但是一个会因为少了门语言失去很多机会。<b><EM>hyde,你可以到斑竹招聘贴填写下资料, 直接加我qq 5668883,我们商量下如何开设这个英语版面,现在论坛版面有点多,希望做些好的调整。</EM></b> <P><b><EM>多谢大家的支持!</EM></b></P> |
|
6楼#
发布于:2004-04-21 09:15
<P>gis1117先生:</P>
<P>在GIS方面你是我仰慕的偶像。我个人认为一个人生于天地之间,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应该有一个超前意识,我很理解楼上几位的情况,但我不敢苟同他们的抱怨。掌握必要的语言工具,可以有效地拓展自己的事业,延伸专业深度,这一观点我想不会遭异议吧。在社会洪流面前,我们首先要去适应,而不是马上去扭转什么。但我不主张一个非外语专业的人,将大部分的时间耗在一门语言上,那样将得不偿失,最终自己变得非牛非马。关键是要针对自己面临的情况,将要达到的目标,做出相应的努力来实现它。一个到泰山顶上看日出的游客,他会在行进途中,拍下很多照片。这就是他除日出目的之外的其他收获。对于我,常常有一种幻想,总是把英语当作自己专业以外的风景,读研后投入的时间相对较少,我想,这也是我外语能力停滞徘徊,难以精进的主要原因吧。</P> <P>我曾经在专科阶段学过2年英语(按传统观念应叫文科生吧),高数我连基本概念都不懂,但我一个个公式啃,慢慢领悟,花费了6个月时间(18个小时/天),不也通过理科的研究生考试了吗。</P> <P>很抱歉,gis1117先生,我在网上逛了这么久,从没用过QQ,我萌生开英语专栏主要源于很多网友对英语资料的畏惧。你可以通过邮箱和我联系:<a href="http://www.gisempire.com/bbs/mailtldb9921@sina.com" target="_blank" >ldb9921@sina.com</A>。希望在GIS方面,得到你的进一步指导,谢谢。</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21 10:01:30编辑过]
|
|
|
7楼#
发布于:2004-04-21 20:30
ding
|
|
8楼#
发布于:2004-04-24 17:14
没用过qq,寒啊
|
|
|
9楼#
发布于:2004-04-25 15:09
小样你穿着马甲俺也认识你,有啥寒的,俺老公不让俺用吗。但俺不觉得空虚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25 15:09:59编辑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