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614回复:3
国土资源部发布200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
国土资源部发布200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
央视国际 (2004年04月09日 18:49)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记者 谢登科) 国土资源部9日发布了200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公报从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土地市场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治理整顿等八个方面系统阐述了2003年的中国国土资源工作。 公报说,2003年,国土资源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部署,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其中,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被列在了各项工作之首。加大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力度。清理各类开发区(园区)、查处违法批地,初步遏制了违法乱批滥占耕地的势头,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成效。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国土资源规划管理进一步加强。 2003年,国务院发表了《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白皮书,中国矿权市场在探索中培育规范。国土资源工作积极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提供服务。资源调查评价取得新进展,能源矿产和大宗紧缺固体矿产资源调查取得重要成果。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国务院颁布《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制度,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取得新进展。 公报还称,国土资源系统2003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国土资源法制不断完善。科技管理创新和信息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国际合作取得新成效。海洋管理取得新的进展,测绘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我国国土资源调查和规划取得重要成果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记者 谢登科) 国土资源部9日发布的200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称,我国国土资源调查工作取得重要成果,战略性固体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获重要进展。新发现矿产地75处,其中大中型44处;提交可供普查的矿产地37处,其中大中型20处。 全国农业地质调查全面部署,基本覆盖我国东部和中西部主要农业经济区,面积达108万平方公里,目前已与浙江、四川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合作,签订了农业地质调查合作协议,2003年已完成调查面积14万平方公里。 公报说,去年国家完成三峡库区1:5万航空遥感勘查面积达32000平方公里,全面覆盖三峡库区及周边地区,记录了三峡大坝蓄水前长江最低水位时库区历史状态,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库岸变迁、生态环境演化、监测、相关研究等提供了珍贵的基础资料。完成新一轮地下水资源评价,查明首都地区地下水资源总量、开发潜力及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评价怀柔、平谷等5处地下水应急水源地;查清华北平原浅层和深层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空间分布及演化过程;完成西南岩溶石山石漠化现状调查,并实施动态监测;西南岩溶石山典型流域地下水调查与开发示范在贵州大小井、云南小江流域初见成效;在四川、重庆和云南等省(市)的红层地区,完成探采结合示范浅井868眼,在西北、东北缺水地区施工示范深井25口,直接解决了近11万人的饮用水问题。 去年还查明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数量、质量、分布等数据。国家级耕地后备资源734.33万公顷,其中西部地区547.53万公顷,中部地区65.4万公顷,东部地区121.4万公顷。加强土地市场监控。建立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制度,运行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系统和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发布土地市场信息,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市场环境。加强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分析,为政府适时制订土地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依据,保障土地市场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国土资源规划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期准备工作有序开展,12个县级、14个市(地)级和2个省级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相继展开。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矿产资源规划全部发布实施,已有260个市(区)、705个县(区)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开展天津、深圳、新疆、辽宁国土规划试点,国家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和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 去年全国没收各类违法地图制品150多万件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记者 谢登科) 国土资源部9日发布的200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我国测绘管理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图市场整顿取得显著成效,去年全国共查处地图违法案件5000多件,没收各类违法地图制品150多万件。 公报指出,我国测绘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去年全面贯彻实施了修订后的《测绘法》,发布实施《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审核公布管理规定》。完成了《测绘资质管理规定》等8部草案审议前的各项工作。地方测绘立法取得重要进展,已有3个省(区、市)出台测绘管理条例,13个省(区)的测绘管理条例草案已报当地人大或政府审议。 此外,测绘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全国6800多个测绘资质单位开展了质量自查,取消资质165个,降低等级36个,缓登36个。“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发布实施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全国1:5万地名数据库、全国1:100万、1:2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完成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测绘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国家中尺度基础地理信息工程与空间决策》、《遥感影像处理原型系统设计》等投入使用。 测绘系统对外提供地形图约65万张,大地成果约6.9万点,航展成果约31万片,数字地图约7万幅。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逐步完善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记者 谢登科) 2001年到2003年,国土资源部共安排国家投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731个,项目建设总规模47.39万公顷,其中,土地整理31.43万公顷,土地复垦4.01万公顷,土地开发11.95万公顷,新增耕地17.17万公顷。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正在逐步完善。 国土资源部9日发布的200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说,目前,全国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形式建立了省级耕地占补平衡目标责任制,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补充耕地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挂钩制度,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耕地储备库,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耕地占补平衡统计台账,城市建设用地补充耕地基本实现“先补后占”,逐步开展按建设用地项目考核耕地占补平衡工作。2003年,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31.08万公顷,补充的耕地比建设占用和灾毁耕地多3.13万公顷,全国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补充的耕地大于建设占用耕地。 2003年,国家出台一系列耕地保护严格措施。基本农田实行“五不准”:不准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法律规定的除外);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减少基本农田面积;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不准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以及其他严重变相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绿化隔离带建设。非农建设用地实行“六不报批”:对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验收不合格的不报批;未按规定执行建设用地备案制度的不报批;城市规模已经达到或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年度建设用地指标已用完的不报批;已批准的城市建设用地仍有闲置的不报批;未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建设用地预审的不报批;建设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报批。 |
|
|
1楼#
发布于:2004-04-11 17:33
!!!
|
|
|
2楼#
发布于:2004-04-12 21:22
o
|
|
3楼#
发布于:2004-04-26 10:4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