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381回复:1
[网友原创] 研究生考试竟如儿戏?!
众所周知,研究生考试是高校选拔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手段。今年报考的人数更达到创新高的94.5万,同时许多考生家长甚至比考生自己都还要紧张。这一考试牵动着几百万人的心,可一场如此重要的考试却在各个环节屡屡出错。
“普通物理开卷后成普通数学,考研试卷昨漏洞百出”(《现代快报》1月12日)、“研考英语科开考仅20分钟,网络即现作文题相关内容”(《中国青年报》1月12日)、“福州大学数学专业的120名考生在考数学分析这门课时,在考场上领到的竟是答案而不是试卷。”(《新京报》1月13日)—— 可以看出,从试题设计、试卷保密甚至连试卷分发这种低级错误都出现了。对于一项影响面大、甚至可以说牵扯到许多人命运的考试来说,这些错误根本不应发生,然而却实实在在的出现了,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一项考试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本在其是否权威,公正、客观、严密都是构成考试权威与否必不可少的几个要素。连试题都出错,试问如何让学生对这项考试心服口服?连试题都泄漏,试问如何保持考试的公正?如何能测试出考生的真实水平?将试卷发成答案这种错误出现在一项大规模的考试中更是具有荒诞意味。 在笔者心目中,研究生考试的权威和严谨应该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接连发生的新闻和身边发生的事却将我对这一考试的期望侵蚀得荡然无存。 据报道,仅北大和清华两个考点,拿BP机或者手机被记为零分的就有几十人。然而笔者却听一位考研的朋友说他自己就带了手机进考场,很多考生都觉得被记零分的人是“运气不好”。作弊被抓只是“偶然”,而非“必然”。这也暴露了考场纪律的问题,抓个典型或者也只是杀鸡给猴看。同时,考试的公正,考生的诚信更是无从谈起。 总而言之,凡此种种,都给人一种研究生考试如儿戏的感觉。参加考试的考生大部分都会花大量的时间来准备,据笔者所见,有的简直到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地步。然而考试的一系列错误却不能不让考生心中产生这样一种心理反差:付出这么多到底值不值?而这对于一项大规模的权威考试是要命的。 研究生考试错漏百出简直是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一种亵渎。这些错误并非在客观上难以避免,而是学校和相关人员在主观上没有足够的重视。由于在考试上的出错,研究生的质量当然就没有保障。而靠浑水摸鱼登堂入室的学生,其治学态度将会如何就更不用推论了——说这一切,其实只为一句:别再让类似的事再频频发生了! (网友:洪河) |
|
|
1楼#
发布于:2004-02-21 11:0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