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
gis
管理员
管理员
  • 注册日期2003-07-16
  • 发帖数15947
  • QQ554730525
  • 铜币25339枚
  • 威望15364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 帝国沙发管家
  • GIS帝国明星
  • GIS帝国铁杆
阅读:5222回复:12

郑度,陈述彭: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4-12-03 15:38
郑  度  陈述彭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 要:现代地理学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其发展趋势是:
相邻学
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加强地理学内部的综合研究,地理过程的微观研究进一步
深化,
结合实践拓宽应用研究领域,实验与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理论思维模式的转变。地
理学应
在陆地表层过程与格局、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自然资源保障与生态环境建
设、区
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与调控、地球信息科学和数字地球战略等前沿领域
开拓创
新,为促进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 键 词:地理学;陆地表层;过程与格局;全球环境变化;区域可持续发展;人
地关系
;地球信息科学            中图分类号:P9 文献标识码:A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
学。它
所面对的是复杂的地球表层巨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与人类圈
所构成
的统一整体,是由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体系。因此,地理学
是一门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具有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科学,向来以综合性
和区域
性为特色,在当前的大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地理学既古老又年轻, 20世纪
它经历了
近代地理学的发展阶段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现代地理学的发展阶段,取得了
显著进
展和巨大成就。
1 进展和成就?
由于研究背景的差别和学术观点的不同,在近代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区域学
派、景
观学派、生态学派、区位学派和数量学派等若干不同的研究传统和风格。这些主要
研究传
统与学派并不是各自独立、互不关联的。相反,它们是相互密切联系的。如关于地
表事物
分布的区域研究必然涉及到人地关系的生态学内容,也离不开景观的发展和演变;
而区位
学派的空间分析,数量学派的数值化和模式研究之间也有着紧密的关系,它们又和
区域研
究及生态学派的人地关系研究互为补充[1, 2]。
面对地球表层这一复杂的巨系统,地理学所研究的是自然、人文以及区域的综合内
容,包
括人地关系机理及其优化调控等重大问题。因此,地理学要在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
上取得
显著成果,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就必须兼容并蓄、互相渗透
、彼此
促进,加强不同研究传统和各个学派之间的合作,使地理学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
水平。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理学不断扩大并深化其研究领域,在理
论、方
法和技术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在现代地理学的发展时期,地理教学与科研
机构不
断增加,地理专业队伍逐渐扩大,地理科研成果和地理科学知识得到广泛的应用和
普及。
现代地理学继承和发展了近代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的观念,已经形成了涵盖自然
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的分支众多的大科学体系。地理学在地域分异和区域
系统、
地表自然过程综合研究、人地关系与区域发展、国家及区域地图集系列的编纂、地
理信息
系统的建立和应用等诸多方面均取得显著的进展与成就[3~6 ]。
1.1 地域分异规律与区域系统研究
在洪堡的比较地理学和道库恰也夫的自然地带学说的基础上,地理地带性学说进一
步发展
和完善。地理地带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在全球各大陆及不同区域得到检验和应用,建
立了区
域系统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各种自然区划成为人类认识、利用和保护自然的重要基
础和依
据,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1959年完成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揭示出中国自然
地域分
异的特点和地带性规律,在理论方法上有明显创新,成为各部门研究和应用的重要
依据。
其后的中国农业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等成果,均具有世界意义。  
1. 2 地表自然过程的综合研究
我国学者提出自然地理学要研究地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自然过程,并加以综合。
物理过
程包括风力作用、水力作用、地表水分和热量平衡;化学过程原以盐分平衡为开端
,从水
盐动态着手,后来转向与地方病和人体健康有关的环境生命元素平衡和环境保护研
究;生
物过程则与农业生产潜力相联系,发展为土壤—植被—大气系统和环境生物地球化
学循环
等的综合研究。70年代末,以土地类型为基础的土地资源、土地评价、土地利用、
土地规
划和土地管理决策的研究,已经全面发展为土地科学的系统研究。近年,与全球环
境变化
领域相联系,开展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冰川、冻土、沙漠、湖泊、湿
地等专门
领域自然地理研究的进展显著。自然历史过程即古地理方向是区域自然地理的重要
内容,
中国学者通过黄土、冰芯、湖芯、树轮及历史文献资料的深入研究在古地理及历史
气候与
环境变化领域的成果为世界所公认。  
1. 3 人地系统与区域发展研究
以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为核心的人地关系研究是地理学的传统领域。人文
地理研
究热点之一的区位论,从农业、工业拓展到城市,并创立了“中心地理论”,并开
展了城
市化过程的研究。区位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在
经济地
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完成了不同尺度的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研究。地理学家积极开
拓对自
然资源、自然灾害和人类环境的综合集成研究,成为当代地理学应用研究的主流。
地理学
以地域为单元,着重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人地系统研究从宏观深入到微观领
域,其
内容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并从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建
立了可
持续发展的机理、指标体系、模型、动力学和决策支持系统等,并在不同层次和不
同类型
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广泛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1. 4 国家及区域地图集系列的编纂
地图是地理学的形象思维和第二语言。20世纪,国际地理学界掀起3次编制国家地
图集的高
潮,大致30年一个周期。30年代中国的申报馆地图也跻身于先进行列。60年代中国
先后编
制国家及省区的历史、自然、人口、经济、农业地图集系列30余种。其中国家自然
地图集
、人口地图集、经济地图集、农业地图集、数字化专题地图集的规模和质量均达当
时国际
先进水平。1:100万土地利用图、土地资源图、草场资源图、土地类型图、地貌类
型图等
在国际地理学界也有重大影响。地方病图集、癌症地图集、鼠疫地图集及环境、灾
害地图
集的出版,更受到国内外医学界和环境科学界的关注。 .
1. 5 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采集、存储、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处理和分析大
量地理
数据的综合性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相结合,具
有对时
空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对现实世界的模拟能力,并能产生和发现新的信息,为区
域开发
和宏观决策服务。从学科发展趋势看,正逐步形成一门地球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
统的发
展,不仅使地理学传统的区域性、综合性得到充分的技术保证,更重要的是在社会
上形成
了为地理战略咨询与地理工程建设服务的资讯产业,其成果广泛应用于资源清查与
评估、
城市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农作物估产、灾害预警与损失评估等许多方面
,成为
地学、宏观生物学、环境科学等许多研究单位和部门的重要手段。地理学亦迅速、
深入地
切入信息时代,显现出蓬勃生机。
2 发展趋势
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的地球系统科学,跨越一系列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将全球
尺度和区域尺度研究相融合。地理学传统的地球整体观被赋予全新的内涵,地理学
虽然包
括了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内容,但要实现跨学科的综合集成却面临着新的挑战。各
国地理
学家都在不断追求,以期使地理学的研究水平逐步提高,为建立现代地理学而努力
。从近
期的发展看,现代地理学有如下一些明显的动态和趋势[1, 2, 7, 8]。
2. 1 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现代科学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从单一运动形态的研究走向多运动形态及其相互
渗透、
相互联系的综合研究。相邻学科之间的横向交叉、渗透和融合成为明显的趋势,跨
学科、
多层次、多兵种的综合研究势不可挡。地球的整体观念和圈层相互作用的研究,极
大地推
动了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耗散结构和突变论
等横断
科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与地理学综合性、整体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不谋而合。它
们为地
理综合体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武器,促进了地理学的现代化。地球表层是地理学的传
统研究
对象,以地球表层为研究客体的基础学科主要有地理学和生态学,应用领域则有环
境科学
与资源科学,大型项目计划和任务如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人与生物圈计划、国土
开发整
治等。这些必然促进相邻学科之间的汇合、交叉和渗透,淡化传统的学科界线。学
科的汇
合、理论和方法的移植,提高了地理学的水平并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
边缘学
科和交叉学科。
2. 2 加强地理学内部的综合研究
地理学领域各分支和专门学科的发展对综合研究的要求越迫切,为深入分析基础上
的综合
集成和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化研究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20世纪30年代以来,地理学
专业分
化的趋势比较明显,但它并不足以否定“分科愈细,综合愈重要”的原则。70年代
以来,
综合倾向逐渐增强,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内部或它们之间的综合、统一方面都有
明显的
反映。进一步专业分化和更高层次的综合同步进行。长期以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
理割裂
对立的二元论,阻碍了地理学整体综合研究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
术的进
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愈来愈大,其影响也越加显著。地理学应十 分重
视人文因
素的影响及其反馈的研究,重视和发展与人文因素有关的分支学科,并促进与自然
地理各
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在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日益强烈的今天,人地关系更紧密地
交织在
一起,并且扩展成为全球环境变化问题。自然地理研究原则上不是纯自然主义的,
它也研
究人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及其反馈,人文地理研究也离不开自然环境和生态学的基础
。多数
学者认为,无论从地理学发展史、地理思维和社会实践看,统一的地理学或综合的
地理学
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2. 3 地理过程的微观研究进一步深化
从发展趋势看,微观研究的深化主要表现为由静态、类型和结构的研究转变为动态
、过程
和机制的研究及其进一步的动态监测、优势调控及预测预报。从总体上看,地形发
育、径
流形成、元素迁移转化、土壤发生形成、植被演替、土地退化、城市化等都属于地
理过程
的研究。历史过程和现代过程的研究是预测未来的根据。例如冰川、冻土、沼泽和
湖泊等
特殊自然综合体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作为古地理重建历史过程研究对
象的冰
芯、湖岩芯、树轮等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信息载体,其地球化学研究和精确测年断代
将提供
指标可靠、信息全面的环境与气候变化的连续记录和模式,并为全球环境变化预测
提供依
据。地理系统中界面过程的研究综合性更强、难度更大。随着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
的加剧
,人文地理过程越来越重要。如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伴随工业化而出现的城市
化过程
,由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的土地退化过程及其整治等。  
2. 4 结合实践,拓宽应用研究领域
针对描述性和认识性传统研究的局限,地理学家早就提出建设地理学的方向。侧重
于综合
性较强的建设地理学,是有目的地改造和管理周围环境的科学。它发挥地理学综合
性的特
色,应用定量方法,直接参与经济规划与设计方案的拟订,主要研究合理利用自然
资源、
环境保护、人口和经济的合理配置以及综合地理战略与地理工程。传统上地理研究
的主要
服务对象为农业,现在非农业应用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地理学为社会服务的
应用研
究领域更趋多元化,开始向城市建设、建筑业、旅游业、采矿业、交通运输、防灾
减灾、
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扩展,其研究内容也更多样化。从基础研究到实践应用通常需
要有应
用理论作桥梁,因而地理学比较重视发展应用理论。协调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两个
子系统
的平衡发展,控制环境污染与抑制生态退化,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是环境地理研究最
紧迫的
重大问题,各国地理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当活跃。  
2. 5 实验与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当代科学技术的重要进展,对地球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计算机技术、
空间技
术、分析测试技术等。遥感、遥测技术,特别是对地观测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卫
星网络
通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大大地提高了地理研究的效率和质量。现在可以进行大区
域的综
合研究,分析地理综合体的性质、结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关于物质能量的定
量测试
、测年技术手段等各个环节的任何新进展,都为地理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带来新的契
机。如
通过对冰芯、树轮的精确分析,不仅建立了高分辨率的气温降水变化序列,还监测
到有关
大气污染的动态变化。要了解某些自然过程的规律性,常常需要在室内进行模拟实
验研究
。如风化作用、河床演变过程、坡面沟谷发育、径流形成、风砂移动、冰川变化、
低温冻
土实验模拟与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等。模拟实验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使我们对自然界
的认识
也日益深化。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方法的逐步完善,数量化方法将得到普遍的应用并
逐步走
向精密化。数学模式可表达经验概念和实验结果,也可揭示内在关系和规律。计算
机和空
间技术相结合,使地理信息系统成为现代地理学的强大技术手段。随着地理信息系
统朝着
具有统一标准、多层次分布式系统的方向,同遥感技术紧密结合与直接接口,以及
具有专
家系统水平的智能分析、决策等方面的深入发展,必将为地理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2. 6 理论思维模式的转变
地理学传统的思维模式是以观察材料和事实为基础,从相互关系中去认识和阐述规
律、概
括理论,属于经验归纳型综合。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现代地理学的综合模式有以
下几个
特点:有更强的整体观念,更多地从系统整体出发,注意发展从理论假设出发进行
演绎,
使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互相补充、辩证统一;综合的内容更加深广,包括空间
与时间
、质量与数量、静态与动态、内部与外部、自然和人文等方面,深入研究系统的结
构功能
及动态演变过程;综合的方法更具有逻辑性和精确性,多通过结构分析、功能评价
、过程
监测与动态预测等途径来解决,并且可能用形式化语言、图解模式、数学模式等来
表达综
合的结果。更多的地理学家意识到传统综合模式的局限性,结合各自研究实践积极
发展系
统综合集成的理论与方法。理论思维模式的这种逐渐转变,必将把现代地理学研究
推向系
统综合集成的新水平。?
无论从学科发展角度,还是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国家需求看,地理学都面临着严
峻的困
难和新的挑战,同时也迎来发展的有利契机。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
发展的
一系列重大问题。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自然资
源开发
利用,农业生产潜力的发挥与提高,环境评价、预测与保护,产业布局与区域规划
,乡村
发展与城镇化,自然灾害及减缓对策,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等。这些都对地理学家
提出了
新的要求,迫使和推动着地理学的发展。中国地理学家在了解评价自然环境与资源
、协调
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将做出积极的贡献。与此同时,
在现代
地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前沿领域也存在着创新、突破的前景。
3 前沿领域与重点?  
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人类社会面临着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如控制
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新能源;抑制生态环境恶化,
提高生
存环境质量;促进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等。地理学家要根据学科特点和优势领域
,抓住
机遇,迎接挑战,在陆地表层过程与格局、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自然资源
保障与
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与调控、地球信息科学与数字地
球战略
研究等前沿领域开拓创新,为促进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家园的美好未来做
出积极
的贡献  [2, 4~6, 9~13]。  
3. 1  陆地表层过程与格局的综合研究
陆地表层系统包括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在时空上的结构、演化
、发展
及其相互作用,是地球表层最复杂、最重要、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一个子系统。
因此,
对它的研究是地理科学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当前,人们日益关注与人类生存密切
相关的
陆地表层环境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从本质上看,陆地表层的环境变化是特定地域上
地表过
程的方式和强度在人为或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改变的结果。陆表过程的研究将朝微
观深化
和宏观综合两个方向发展,关键在于地理系统中界面过程的综合研究。其主要意义
在于能
有效地研究开放系统间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从而促进地理学向理论方面深入;
界面过
程研究实际上是系统之间接口的研究,将促进发展地理学的综合方法,导致跨学科
、跨部
门的相互渗透和相邻学科成就的引进。?
陆地表层系统具有时空分布不均匀性的显著特点,对全球问题的认识水平在很大程
度上取
决于对其地域分异的了解和研究的深度。将陆地表层划分为不同的地域类型,研究
不同地
域类型的过程、结构和演化,比较其间的异同,是陆地表层格局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研究
陆地表层过程中,也要关注海陆相互作用,特别是海洋对陆地过程的影响和作用。
从全球
环境变化领域、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看,也需要一个比较好的、
便于应
用的、兼顾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区域框架,并根据客观实际变化而及时更新。我国
幅员广
袤,东临太平洋,西靠欧亚大陆腹地,南北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山地高原众
多,季
风气候显著,既有湿润的森林又有极端干旱的荒漠,形成三大自然区并列的独特格
局。复
杂多样的自然环境为不同区域、类型和自然过程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对
地表过
程和格局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将促进全球环境变化区域响应的研究,成为发展陆
地表层
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
近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文循环过程与水量转化机理及其物理实验模拟;流域系
统中物
质迁移过程及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坡地侵蚀发育过程与坡地的改良利用;土地演
变过程
及其调控机理;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过程及区域尺度转换;生命元素、污染
物质、
重金属和稀土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健康效应;自然地域系统的综合研究;
典型地
区环境演化过程等。  

喜欢0 评分0
gis
gis
管理员
管理员
  • 注册日期2003-07-16
  • 发帖数15947
  • QQ554730525
  • 铜币25339枚
  • 威望15364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 帝国沙发管家
  • GIS帝国明星
  • GIS帝国铁杆
1楼#
发布于:2004-12-03 15:38
3. 2 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  
由于大气中CO 2及其它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可能导致全球变暖,已引起公众和各国
政府的
密切关注。针对气候变化、臭氧层耗减、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荒漠化等全球环境变
化问题
,已分别制订了有关国际公约,开展合作,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地球和
地表自
然界是有机的整体,全球各个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随着人口增长、社会发展
和科技
进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愈加强烈。人类对某一地区施加的影响,会对其
它地区
产生作用,而今天的措施又将对未来产生影响。当今瞩目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是与
长期以
来人类活动影响的缓慢累积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在过去、目前和未来,都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国际地圈
生物圈
计划(IGBP)和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的推动下,不断开拓新的研究
领域。
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涉及古地理环境演变、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减轻
自然灾
害、典型区域环境定位研究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的对策等众多领域。我国的青藏高原
和黄土
高原与全球环境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是地理学可以发挥特长显示才干的领域。?

结合我国国情和地理学的特点,当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全新世的古地理环境演变
,特别
是近2 000年来历史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极地、高山和冰冻圈的综合研究;土地
利用和土
地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对环境脆弱地区的影响与响应;全球环
境变化
的战略对策研究等。其中,全球环境变化的社会经济对策涉及自然地带推移变化、
土地利
用与农林牧业的结构与布局、能源结构调整、海岸带的防御措施,以及自然资源合
理利用
和自然灾害防治等。    
3. 3 自然资源保障与生态环境建设?  
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是地球人类家园支撑系统的重要组成。我国自然资源
的人均
占有量少、空间分布不均衡,经济高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加大。长期以来掠夺
式的开
发和不合理的经营管理,导致自然资源枯竭、环境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
问题,
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不同尺度的区域
内,社
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
因此,应综合研究我国各类自然资源的格局、过程和动态,从整体性出发,研究各
类自然
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其组合特征和演变规律。研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之间
,不同
区域的资源与环境之间,特别是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自然
资源的
时空变化规律并评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阐明人类经营活动对自然资源
和生态
环境的影响,提出其调控机制与对策。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差
异,要
划分不同的地域类型,对其成因机制、动态过程及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提出宏
观整治战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部署与途径。?
资源与环境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循环演变规律及水资源、水环境动态评价的
理论方
法,水资源高效利用途径及优化配置决策;土地质量演变机理及其可持续利用,水
土资源
的耦合机理及其调控;环境质量评价、预测与区划;生态与环境公益功能及资产价
值评估
,典型区域生态与环境的定位动态监测与趋势预测;生态地理区划及环境脆弱区域
的研究
;重点区域(如黄河流域、西北干旱区、东南沿海快速发展区等)生态与环境演变
机理及
调控。  
3. 4  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与调控  
地球表层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不同的地域,其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内涵
也不同
。区域尺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地理学更能发挥优势的领域。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
稳定发
展要建立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逐渐改善环境质量的基础上,
并且应
当促进不同类型地区的协调与均衡,缩小区际发展水平的差距。区域可持续发展研
究需要
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它们之间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的
机理,
预测其发展趋势,拟订调控与管理对策,提出不同类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优化模型
。?
人地系统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简称,是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组成的复
杂系统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球表层的“人”(人类及其经济社会活动)与“地”(自
然环境
)在特定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人地系统包括人对地
的依赖
性和人的能动作用,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历史经验表明,人和地之间应
保持和
谐、协调的关系,人类应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利用和改造地(自然环境),妥
善处理
好两者间的关系,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人地系统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特点,
其中心
目标是协调人地关系,重点研究人地系统的优化,并落实到区域可持续发展上。在
人地关
系协调中,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自然资源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反
馈作用
并相互交织在一起。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有促进与抑控作用;人类对自
然系统
投入可控资源、治理自然灾害、改善环境质量、开发各种资源,从而实现产出并予
以优化
。任何区域开发、区域规划和区域管理必须以改善区域人地相互作用结构、开发人
地相互
作用潜力和加快人地相互作用在地域系统中的良性循环为目标。目前,更强调研究
成果的
实用性、前瞻性和指导作用[14]。?
当前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社会经济要素空
间分异
规律及其结构优化;人类聚落及城市化研究;人文因素对自然环境影响及其调控;
区域可
持续发展机理及区域系统结构优化与调控;人地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包括人地系统
的结构
、功能、开放程度及其稳定性;人地系统类型分析及其地域分异;人地系统演替过
程的动
态模拟及系统调控等。  
3. 5  地球信息科学和“数字地球”战略研究    
地球信息科学是地球系统科学、空间技术和信息科学等交叉融合的产物。它以信息
流为手
段,研究地球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人流的运动状态和方式。由于地球信息科学
的多学
科性,它能够为地球系统中许多研究领域的综合集成、大型地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提供强
有力的支持,甚至全新的研究和解决方案。地球信息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信息
时代地
理科学的研究方向,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4, 12, 13]。?
对地观测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有能力对全球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促进了地
球系统
科学研究的现代化与信息化。“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整体性
地研究
解决全球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它不仅为地球的可视化提供平台,而且
为地球
科学实验提供一个基本模型框架。利用这个框架,可以重演地球整体各圈层的演变
与相互
作用的历史,评价现状,预测未来。地球信息科学研究则为“数字地球”关键技术
的解决
奠定了科学基础,其发展将有助于推动“数字地球战略与中国对策”的研究。?

当前地球信息科学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包括:①时空信息的认知,时空信息表达、
解释与
反演,地理数据模型与信息机理的研究;②多源数据融合,大型地学数据库的建设
与更新
;③地学知识发现,地学信息图谱、地图语言与认知,地理信息模型等地学信息时
空分析
与模型研究;④地学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虚拟仿真的基础设施;⑤信息共建共享
的规范
、标准与立法等。  
4 对策建议?  
  地理学的上述5个前沿领域是密切联系、互相支持的。应当发挥地理学的综合优
势,将自
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信息科学技术融为一体,进行综合集成。  
4. 1  加强基础性工作,完善和建设研究支撑系统    
我国若干具有全球意义的区域,特色鲜明,是地理学与国际接轨的窗口和桥梁。加
强对前
瞻性的基础研究,继往开来、推陈出新,鼓励原始创新。从源头创新角度看,充分
利用卫
星数据和信息系统的同时,特别要重视和加强野外实地考察调查和定位试验观测等
第一手
科学数据资料收集和分析的基础性工作。为此,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不同类型区野
外定位
观测基地、精密分析测试和实验模拟等研究支撑系统,保障时空动态分析和模拟仿
真的实
现,从而提高地理学自身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4. 2  组织自然与人文领域的交叉与综合集成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但目前多停留在学科之间的双边联合,要
实现自
然与人文领域的交叉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需要通过组织有关综合性研究计划的实施
,建立
跨学科的研究组织,促成相互渗透、多学科融合,努力达到综合集成。加强信息网
络建设
,以促进卫星数据、定位观测与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的综合利用,提高战略分析与工
程咨询
的现代化水平。
4. 3  重视地理科学知识的普及与成人教育    
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地理科学知识
、资源
与环境问题涉及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国家的生态安全,不仅专业人员需要掌握,也是
管理决
策人员和社会公众希望了解的。应当通过教育和科普的各种媒介和途径,加强地理
期刊出
版,推进地理博物馆的筹建,开发网络与远程教育,广泛传播地理科学知识,促使
全社会
认识地球、尊重自然,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节约资源,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建设
好人类
家园。从而开拓地理学的应用新领域,扩大地理学的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对地理学
的理解
和认同。?
致谢:本文由郑度、陈述彭负责撰稿,在成文过程中承毛汉英、王五一、王恩涌、
史培军
、吴传均、李秀彬、杨勤业、陆大道、周成虎、赵济、唐登银、郭扬、章申、黄秉
维、傅
伯杰、童庆禧、虞孝感、廖克、蔡运龙、谭见安等提出许多修改意见,谨致谢忱。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Wu Chuanjun, Zheng Du, Tang Yijian, et al. Geographical Sciences[
M] .  
Beijing:Science Press, 1995. [吴传钧,郑度,唐以剑,等. 自然科学学科发展
战略调研
报告·地理科学[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5.]
[2]Huang Bingwei, Zheng Du, Zhao Mingcha,  et al.Contemporary Physical
Geogr
aphy[M]. Beijing:Science Press, 1999. [黄秉维,郑度,赵名茶,等. 现代自
然地理
[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 Ren Mei’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in the last
decade[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0, 45(2): 132-138.[任美锷. 最近十年来中国
地理科学
的进展[J]. 地理学报,1990, 45(2):132-138]
[4] Chen Shupeng. Geo-Information Science and Sustainable Regional
Developme
nt [M]. Beijing:Survey and Mapping Press,1995. [陈述彭. 地球信息科学
与区域
持续发展[M]. 北京:测绘出版社, 1995.]  
[5] Wu Chuanjun, Liu Changming, Wu Lüping, eds. Chinese Geography
in Turn o
f the Century [C]. Beijing: People Education Publishers, 1999. [吴传
钧,刘昌
明,吴履平主编. 世纪之交的中国地理学[C].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 Lu Dadao, ed.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Geography[M] .
Beijing:Sci
ence Press,  1999.[陆大道主编.地理学发展与创新[C].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7] Ma Ainai. On futur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 science[J]. Acta
scienti
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es Pekinensis, 1996 , 32  (1) : 120-129.[马
蔼乃.论
地理科学的发展[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 32 (1):
120-129.]
[8] Li Jijun.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geography in China [A]. In:
Wu Chua
njun, Liu Changming, Wu Lüping, eds. Chinese Geography in Turn of the
Century
[C] .Beijing:People Education Publishers,1999.[李吉均. 关于地理学在
中国的发
展前景之思考[A].见:吴传钧,刘昌明,吴履平主编. 世纪之交的中国地理学 [
C]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9] Zheng Du. China's Agenda 21 and geography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 1994, 49(6): 481~489.[郑度. 中国21世纪议程与地理学[J].地理学报,
1994, 49(6
):481~489.]
[10] Huang Bingwei. On the Earth system science and scientific basis
of sust
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6,51(4):
350-35
4. [黄秉维. 论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1)[J]. 地理学报,
1996, 51
(4): 350-354.]
[11] Dong Hanfei. Strategi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of m
odern geography[A]. In: Earth System Science and Integrated Study on
Geograp
hy [C]. Beijing:Science Press, 1999.[董汉飞.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现代地理
学的发
展[A]. 见:陆地系统科学与地理综合研究[C].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2] Gong Peng, Shi Peijun, Pu Ruiliang,  et al. Earth Observation
Technique
s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6. [宫鹏,史
培军,浦
瑞良,等. 对地观测技术与地球系统科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6.]
[13] Zhou Chenghu, Lu Xuejun. Issues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J].
Acta G
eographica Sinica, 1998, 53(4):372-380.[周成虎,鲁学军. 对地球信息科学的
思考[
J].地理学报,1998,53(4):372-380.]
[14] Wu Chuanjun. On the core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the areal
system of  
man-nature relationship [J]. Economic Geography,1991,11(3):1-5. [吴传
钧. 论
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J]. 经济地理,1991,11(3) :1-5.]

[15] Egenhofer M J, Janice Glasgow, Oliver Günther,  et al.Progress
in comp
utational methods for representing geographical concepts[J].
International J
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cience, 1999,13(8): 775-796.
  
PROGRESS AND DISCIPLINARY FRONTIERS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ZHENG Du,  CHEN Shu-peng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
0101,China)
Abstract: Geography is a science specializing in the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atural and human elements on the Earth surface and their
space-and-ti
me regular patterns. In nature, it is an inter-discipline possessed of
the cha
racters innate to natur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alike and
features both
integration and regionality. Contemporary geography includes physical
geograp
hy, human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cs. The achievements attained in
the 20th
century are listed as following:laws on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revealed and
exploration of regional system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natural
processes t
aking place on the Earth’s surface, the man-nature system and
regional develo
pment research, compilation of various cartographic works in series such
as na
tional albums of maps and atlase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geograph
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Development trends in geographical research
featu
res the following aspects: transdisciplinary intersection,
infiltration and in
terdisciplinary fusion with various adjacent disciplines, enhancement of
integrated stu
dies within geography itself, further deepening of microscopic studies
on geog
raphical processes, the expansion of applied research fields, the
modernizatio
n of experimental geography and related technical means, change in
theoretical
thinking models  etc.  In order to promote development of the Earth
system sc
ience and to coordinate man-nature relationship, geographers may make
contribu
tions to the following research frontier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proces
ses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terrestrial surface, global change and
regiona
l responses to it, guarantee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system
reconstructio
n, sustainable regional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man-nature
relationship and  
regulations, geo-informatics and strategies of digital Earth research,
etc.
Key words:  Geography; Terrestrial surface; Process and pattern;
Global change
;    Sustainable regional development; Man-nature relationship;  
Geo-informati
cs.
收稿日期:2001-06-20;修回日期:2001-07-26. E-mail: zhengd@263.net  
作者简介:郑度(1936-),男,广西揭西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
事自然地
理综合研究.
<a href="http://www.adearth.ac.cn/2001new/dq010502.htm" target="_blank" >http://www.adearth.ac.cn/2001new/dq010502.htm</A>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niutg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04-12-03
  • 发帖数9
  • QQ
  • 铜币120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2楼#
发布于:2004-12-03 17:58
<P><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1.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5.gif" /></P><P>呵呵</P><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8.gif" />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green00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04-10-19
  • 发帖数72
  • QQ
  • 铜币163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3楼#
发布于:2004-12-05 15:50
您辛苦了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green00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04-10-19
  • 发帖数72
  • QQ
  • 铜币163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4楼#
发布于:2004-12-05 15:51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green00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04-10-19
  • 发帖数72
  • QQ
  • 铜币163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5楼#
发布于:2004-12-05 15:51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jonawan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04-03-09
  • 发帖数854
  • QQ
  • 铜币22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6楼#
发布于:2004-12-06 09:45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1.gif" />
啊,恋爱,漂浮的爱情 我被失恋灼烧的躯体 就象搁浅动弹不得的流木 直到如雷电般的你 出现并击中我 我这快流木才又再度 落入爱的急流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fjzlc_2004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04-12-05
  • 发帖数14
  • QQ
  • 铜币152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7楼#
发布于:2004-12-07 17:10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1.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whyerect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03-10-16
  • 发帖数2827
  • QQ
  • 铜币14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8楼#
发布于:2004-12-07 18:05
<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center;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center><B>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B><B> </B><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center;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center>郑  度,陈述彭 <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center;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center>(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B>摘</B><B> </B><B>要</B><B>:</B>现代地理学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其发展趋势是: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加强地理学内部的综合研究,地理过程的微观研究进一步深化,结合实践拓宽应用研究领域,实验与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理论思维模式的转变。地理学应在陆地表层过程与格局、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自然资源保障与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与调控、地球信息科学和数字地球战略等前沿领域开拓创新,为促进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等做出积极的贡献。<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B>关</B><B> </B><B>键</B><B> </B><B>词</B>:地理学;陆地表层;过程与格局;全球环境变化;区域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地球信息科学 <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char-indent-count: 2.0" align=left>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它所面对的是复杂的地球表层巨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与人类圈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是由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体系。因此,地理学是一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具有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科学,向来以综合性和区域性为特色,在当前的大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地理学既古老又年轻, 20世纪它经历了近代地理学的发展阶段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现代地理学的发展阶段,取得了显著进展和巨大成就。<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1 进展和成就?<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char-indent-count: 2.0" align=left>由于研究背景的差别和学术观点的不同,在近代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区域学派、景观学派、生态学派、区位学派和数量学派等若干不同的研究传统和风格。这些主要研究传统与学派并不是各自独立、互不关联的。相反,它们是相互密切联系的。如关于地表事物分布的区域研究必然涉及到人地关系的生态学内容,也离不开景观的发展和演变;而区位学派的空间分析,数量学派的数值化和模式研究之间也有着紧密的关系,它们又和区域研究及生态学派的人地关系研究互为补充<SUP>[</SUP><SUP>1, 2</SUP><SUP>]</SUP>。<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面对地球表层这一复杂的巨系统,地理学所研究的是自然、人文以及区域的综合内容,包括人地关系机理及其优化调控等重大问题。因此,地理学要在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上取得显著成果,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就必须兼容并蓄、互相渗透、彼此促进,加强不同研究传统和各个学派之间的合作,使地理学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理学不断扩大并深化其研究领域,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在现代地理学的发展时期,地理教学与科研机构不断增加,地理专业队伍逐渐扩大,地理科研成果和地理科学知识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及。现代地理学继承和发展了近代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的观念,已经形成了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的分支众多的大科学体系。地理学在地域分异和区域系统、地表自然过程综合研究、人地关系与区域发展、国家及区域地图集系列的编纂、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等诸多方面均取得显著的进展与成就<SUP>[</SUP><SUP>3~6 </SUP><SUP>]</SUP>。<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B>1.1 </B><B>地域分异规律与区域系统研究</B><B>?</B><B>  </B><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在洪堡的比较地理学和道库恰也夫的自然地带学说的基础上,地理地带性学说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地理地带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在全球各大陆及不同区域得到检验和应用,建立了区域系统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各种自然区划成为人类认识、利用和保护自然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1959年完成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揭示出中国自然地域分异的特点和地带性规律,在理论方法上有明显创新,成为各部门研究和应用的重要依据。其后的中国农业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等成果,均具有世界意义。 <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B>1. 2 </B><B>地表自然过程的综合研究</B><B>?</B><B>  </B><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我国学者提出自然地理学要研究地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自然过程,并加以综合。物理过程包括风力作用、水力作用、地表水分和热量平衡;化学过程原以盐分平衡为开端,从水盐动态着手,后来转向与地方病和人体健康有关的环境生命元素平衡和环境保护研究;生物过程则与农业生产潜力相联系,发展为土壤—植被—大气系统和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的综合研究。70年代末,以土地类型为基础的土地资源、土地评价、土地利用、土地规划和土地管理决策的研究,已经全面发展为土地科学的系统研究。近年,与全球环境变化领域相联系,开展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冰川、冻土、沙漠、湖泊、湿地等专门领域自然地理研究的进展显著。自然历史过程即古地理方向是区域自然地理的重要内容,中国学者通过黄土、冰芯、湖芯、树轮及历史文献资料的深入研究在古地理及历史气候与环境变化领域的成果为世界所公认。 <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B>1. 3 </B><B>人地系统与区域发展研究</B><B>?</B><B>  </B><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以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为核心的人地关系研究是地理学的传统领域。人文地理研究热点之一的区位论,从农业、工业拓展到城市,并创立了“中心地理论”,并开展了城市化过程的研究。区位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在经济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完成了不同尺度的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研究。地理学家积极开拓对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和人类环境的综合集成研究,成为当代地理学应用研究的主流。地理学以地域为单元,着重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人地系统研究从宏观深入到微观领域,其内容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并从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机理、指标体系、模型、动力学和决策支持系统等,并在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广泛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B>1. 4 </B><B>国家及区域地图集系列的编纂</B><B>?</B><B>  </B><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地图是地理学的形象思维和第二语言。20世纪,国际地理学界掀起3次编制国家地图集的高潮,大致30年一个周期。30年代中国的申报馆地图也跻身于先进行列。60年代中国先后编制国家及省区的历史、自然、人口、经济、农业地图集系列30余种。其中国家自然地图集、人口地图集、经济地图集、农业地图集、数字化专题地图集的规模和质量均达当时国际先进水平。1?100万土地利用图、土地资源图、草场资源图、土地类型图、地貌类型图等在国际地理学界也有重大影响。地方病图集、癌症地图集、鼠疫地图集及环境、灾害地图集的出版,更受到国内外医学界和环境科学界的关注。 .<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B>1. 5 </B><B>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B><B>?</B><B>  </B><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地理信息系统是采集、存储、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处理和分析大量地理数据的综合性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相结合,具有对时空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对现实世界的模拟能力,并能产生和发现新的信息,为区域开发和宏观决策服务。从学科发展趋势看,正逐步形成一门地球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不仅使地理学传统的区域性、综合性得到充分的技术保证,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上形成了为地理战略咨询与地理工程建设服务的资讯产业,其成果广泛应用于资源清查与评估、城市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农作物估产、灾害预警与损失评估等许多方面,成为地学、宏观生物学、环境科学等许多研究单位和部门的重要手段。地理学亦迅速、深入地切入信息时代,显现出蓬勃生机。<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2 发展趋势? <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的地球系统科学,跨越一系列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将全球尺度和区域尺度研究相融合。地理学传统的地球整体观被赋予全新的内涵,地理学虽然包括了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内容,但要实现跨学科的综合集成却面临着新的挑战。各国地理学家都在不断追求,以期使地理学的研究水平逐步提高,为建立现代地理学而努力。从近期的发展看,现代地理学有如下一些明显的动态和趋势<SUP>[</SUP><SUP>1, 2, 7, 8</SUP><SUP>]</SUP>。<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B>2. 1 </B><B>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B><B>?</B><B>  </B><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现代科学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从单一运动形态的研究走向多运动形态及其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综合研究。相邻学科之间的横向交叉、渗透和融合成为明显的趋势,跨学科、多层次、多兵种的综合研究势不可挡。地球的整体观念和圈层相互作用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耗散结构和突变论等横断科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与地理学综合性、整体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不谋而合。它们为地理综合体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武器,促进了地理学的现代化。地球表层是地理学的传统研究对象,以地球表层为研究客体的基础学科主要有地理学和生态学,应用领域则有环境科学与资源科学,大型项目计划和任务如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人与生物圈计划、国土开发整治等。这些必然促进相邻学科之间的汇合、交叉和渗透,淡化传统的学科界线。学科的汇合、理论和方法的移植,提高了地理学的水平并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B>2. 2 </B><B>加强地理学内部的综合研究</B><B>?</B><B>  </B><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地理学领域各分支和专门学科的发展对综合研究的要求越迫切,为深入分析基础上的综合集成和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化研究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20世纪30年代以来,地理学专业分化的趋势比较明显,但它并不足以否定“分科愈细,综合愈重要”的原则。70年代以来,综合倾向逐渐增强,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内部或它们之间的综合、统一方面都有明显的反映。进一步专业分化和更高层次的综合同步进行。长期以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割裂对立的二元论,阻碍了地理学整体综合研究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愈来愈大,其影响也越加显著。地理学应十 分重视人文因素的影响及其反馈的研究,重视和发展与人文因素有关的分支学科,并促进与自然地理各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在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日益强烈的今天,人地关系更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并且扩展成为全球环境变化问题。自然地理研究原则上不是纯自然主义的,它也研究人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及其反馈,人文地理研究也离不开自然环境和生态学的基础。多数学者认为,无论从地理学发展史、地理思维和社会实践看,统一的地理学或综合的地理学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B>2. 3 </B><B>地理过程的微观研究进一步深化</B><B>?</B><B>  </B><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从发展趋势看,微观研究的深化主要表现为由静态、类型和结构的研究转变为动态、过程和机制的研究及其进一步的动态监测、优势调控及预测预报。从总体上看,地形发育、径流形成、元素迁移转化、土壤发生形成、植被演替、土地退化、城市化等都属于地理过程的研究。历史过程和现代过程的研究是预测未来的根据。例如冰川、冻土、沼泽和湖泊等特殊自然综合体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作为古地理重建历史过程研究对象的冰芯、湖岩芯、树轮等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信息载体,其地球化学研究和精确测年断代将提供指标可靠、信息全面的环境与气候变化的连续记录和模式,并为全球环境变化预测提供依据。地理系统中界面过程的研究综合性更强、难度更大。随着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人文地理过程越来越重要。如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伴随工业化而出现的城市化过程,由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的土地退化过程及其整治等。 <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B>2. 4 </B><B>结合实践,拓宽应用研究领域</B><B>?</B><B>  </B><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针对描述性和认识性传统研究的局限,地理学家早就提出建设地理学的方向。侧重于综合性较强的建设地理学,是有目的地改造和管理周围环境的科学。它发挥地理学综合性的特色,应用定量方法,直接参与经济规划与设计方案的拟订,主要研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人口和经济的合理配置以及综合地理战略与地理工程。传统上地理研究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农业,现在非农业应用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地理学为社会服务的应用研究领域更趋多元化,开始向城市建设、建筑业、旅游业、采矿业、交通运输、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扩展,其研究内容也更多样化。从基础研究到实践应用通常需要有应用理论作桥梁,因而地理学比较重视发展应用理论。协调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两个子系统的平衡发展,控制环境污染与抑制生态退化,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是环境地理研究最紧迫的重大问题,各国地理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当活跃。 <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B>2. 5 </B><B>实验与研究手段的现代化</B><B>?</B><B>  </B><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当代科学技术的重要进展,对地球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分析测试技术等。遥感、遥测技术,特别是对地球观测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卫星网络通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大大地提高了地理研究的效率和质量。现在可以进行大区域的综合研究,分析地理综合体的性质、结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关于物质能量的定量测试、测年技术手段等各个环节的任何新进展,都为地理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带来新的契机。如通过对冰芯、树轮的精确分析,不仅建立了高分辨率的气温降水变化序列,还监测到有关大气污染的动态变化。要了解某些自然过程的规律性,常常需要在室内进行模拟实验研究。如风化作用、河床演变过程、坡面沟谷发育、径流形成、风砂移动、冰川变化、低温冻土实验模拟与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等。模拟实验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使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日益深化。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方法的逐步完善,数量化方法将得到普遍的应用并逐步走向精密化。数学模式可表达经验概念和实验结果,也可揭示内在关系和规律。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相结合,使地理信息系统成为现代地理学的强大技术手段。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朝着具有统一标准、多层次分布式系统的方向,同遥感技术紧密结合与直接接口,以及具有专家系统水平的智能分析、决策等方面的深入发展,必将为地理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B>2. 6 </B><B>理论思维模式的转变</B><B>?</B><B>  </B><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地理学传统的思维模式是以观察材料和事实为基础,从相互关系中去认识和阐述规律、概括理论,属于经验归纳型综合。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现代地理学的综合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有更强的整体观念,更多地从系统整体出发,注意发展从理论假设出发进行演绎,使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互相补充、辩证统一;综合的内容更加深广,包括空间与时间、质量与数量、静态与动态、内部与外部、自然和人文等方面,深入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动态演变过程;综合的方法更具有逻辑性和精确性,多通过结构分析、功能评价、过程监测与动态预测等途径来解决,并且可能用形式化语言、图解模式、数学模式等来表达综合的结果。更多的地理学家意识到传统综合模式的局限性,结合各自研究实践积极发展系统综合集成的理论与方法。理论思维模式的这种逐渐转变,必将把现代地理学研究推向系统综合集成的新水平。?<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char-indent-count: 2.0" align=left>无论从学科发展角度,还是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国家需求看,地理学都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新的挑战,同时也迎来发展的有利契机。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农业生产潜力的发挥与提高,环境评价、预测与保护,产业布局与区域规划,乡村发展与城镇化,自然灾害及减缓对策,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等。这些都对地理学家提出了新的要求,迫使和推动着地理学的发展。中国地理学家在了解评价自然环境与资源、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将做出积极的贡献。与此同时,在现代地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前沿领域也存在着创新、突破的前景。<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p> </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face=隶书]
强极则辱 情深不寿
谦谦君子 温润如玉
[/fac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whyerect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03-10-16
  • 发帖数2827
  • QQ
  • 铜币14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9楼#
发布于:2004-12-07 18:05
<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3 前沿领域与重点? <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char-indent-count: 2.0" align=left>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人类社会面临着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如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新能源;抑制生态环境恶化,提高生存环境质量;促进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等。地理学家要根据学科特点和优势领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陆地表层过程与格局、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自然资源保障与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与调控、地球信息科学与数字地球战略研究等前沿领域开拓创新,为促进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家园的美好未来做出积极的贡献  <SUP>[</SUP><SUP>2, 4~6, 9~13</SUP><SUP>]</SUP>。 <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B>3. 1</B><B>  </B><B>陆地表层过程与格局的综合研究</B><B>?</B><B>  </B><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陆地表层系统包括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在时空上的结构、演化、发展及其相互作用,是地球表层最复杂、最重要、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对它的研究是地理科学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当前,人们日益关注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陆地表层环境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从本质上看,陆地表层的环境变化是特定地域上地表过程的方式和强度在人为或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改变的结果。陆表过程的研究将朝微观深化和宏观综合两个方向发展,关键在于地理系统中界面过程的综合研究。其主要意义在于能有效地研究开放系统间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从而促进地理学向理论方面深入;界面过程研究实际上是系统之间接口的研究,将促进发展地理学的综合方法,导致跨学科、跨部门的相互渗透和相邻学科成就的引进。?<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char-indent-count: 2.0" align=left>陆地表层系统具有时空分布不均匀性的显著特点,对全球问题的认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地域分异的了解和研究的深度。将陆地表层划分为不同的地域类型,研究不同地域类型的过程、结构和演化,比较其间的异同,是陆地表层格局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研究陆地表层过程中,也要关注海陆相互作用,特别是海洋对陆地过程的影响和作用。从全球环境变化领域、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看,也需要一个比较好的、便于应用的、兼顾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区域框架,并根据客观实际变化而及时更新。我国幅员广袤,东临太平洋,西靠欧亚大陆腹地,南北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山地高原众多,季风气候显著,既有湿润的森林又有极端干旱的荒漠,形成三大自然区并列的独特格局。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为不同区域、类型和自然过程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对地表过程和格局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将促进全球环境变化区域响应的研究,成为发展陆地表层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char-indent-count: 2.0" align=left>近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文循环过程与水量转化机理及其物理实验模拟;流域系统中物质迁移过程及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坡地侵蚀发育过程与坡地的改良利用;土地演变过程及其调控机理;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过程及区域尺度转换;生命元素、污染物质、重金属和稀土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健康效应;自然地域系统的综合研究;典型地区环境演化过程等。 <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B>3. 2 </B><B>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B><B>?</B><B>  </B><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char-indent-count: 2.0" align=left>由于大气中CO <SUB>2</SUB>及其它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可能导致全球变暖,已引起公众和各国政府的密切关注。针对气候变化、臭氧层耗减、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荒漠化等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已分别制订了有关国际公约,开展合作,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地球和地表自然界是有机的整体,全球各个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随着人口增长、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愈加强烈。人类对某一地区施加的影响,会对其它地区产生作用,而今天的措施又将对未来产生影响。当今瞩目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是与长期以来人类活动影响的缓慢累积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char-indent-count: 2.0" align=left>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在过去、目前和未来,都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的推动下,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涉及古地理环境演变、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减轻自然灾害、典型区域环境定位研究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的对策等众多领域。我国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与全球环境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是地理学可以发挥特长显示才干的领域。?<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char-indent-count: 2.0" align=left>结合我国国情和地理学的特点,当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全新世的古地理环境演变,特别是近2 000年来历史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极地、高山和冰冻圈的综合研究;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对环境脆弱地区的影响与响应;全球环境变化的战略对策研究等。其中,全球环境变化的社会经济对策涉及自然地带推移变化、土地利用与农林牧业的结构与布局、能源结构调整、海岸带的防御措施,以及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自然灾害防治等。   <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B>3. 3 </B><B>自然资源保障与生态环境建设</B><B>?</B><B>  </B><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char-indent-count: 2.0" align=left>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是地球人类家园支撑系统的重要组成。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空间分布不均衡,经济高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加大。长期以来掠夺式的开发和不合理的经营管理,导致自然资源枯竭、环境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不同尺度的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char-indent-count: 2.0" align=left>因此,应综合研究我国各类自然资源的格局、过程和动态,从整体性出发,研究各类自然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其组合特征和演变规律。研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之间,不同区域的资源与环境之间,特别是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自然资源的时空变化规律并评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阐明人类经营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其调控机制与对策。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要划分不同的地域类型,对其成因机制、动态过程及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提出宏观整治战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部署与途径。?<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char-indent-count: 2.0" align=left>资源与环境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循环演变规律及水资源、水环境动态评价的理论方法,水资源高效利用途径及优化配置决策;土地质量演变机理及其可持续利用,水土资源的耦合机理及其调控;环境质量评价、预测与区划;生态与环境公益功能及资产价值评估,典型区域生态与环境的定位动态监测与趋势预测;生态地理区划及环境脆弱区域的研究;重点区域(如黄河流域、西北干旱区、东南沿海快速发展区等)生态与环境演变机理及调控。 <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3. 4  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与调控  <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char-indent-count: 2.0" align=left>地球表层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不同的地域,其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内涵也不同。区域尺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地理学更能发挥优势的领域。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发展要建立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逐渐改善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并且应当促进不同类型地区的协调与均衡,缩小区际发展水平的差距。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需要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它们之间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的机理,预测其发展趋势,拟订调控与管理对策,提出不同类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优化模型。?<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char-indent-count: 2.0" align=left>人地系统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简称,是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球表层的“人”(人类及其经济社会活动)与“地”(自然环境)在特定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人地系统包括人对地的依赖性和人的能动作用,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历史经验表明,人和地之间应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人类应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利用和改造地(自然环境),妥善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人地系统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其中心目标是协调人地关系,重点研究人地系统的优化,并落实到区域可持续发展上。在人地关系协调中,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自然资源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反馈作用并相互交织在一起。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有促进与抑控作用;人类对自然系统投入可控资源、治理自然灾害、改善环境质量、开发各种资源,从而实现产出并予以优化。任何区域开发、区域规划和区域管理必须以改善区域人地相互作用结构、开发人地相互作用潜力和加快人地相互作用在地域系统中的良性循环为目标。目前,更强调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前瞻性和指导作用<SUP>[</SUP><SUP>14</SUP><SUP>]</SUP>。?<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char-indent-count: 2.0" align=left>当前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社会经济要素空间分异规律及其结构优化;人类聚落及城市化研究;人文因素对自然环境影响及其调控;区域可持续发展机理及区域系统结构优化与调控;人地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包括人地系统的结构、功能、开放程度及其稳定性;人地系统类型分析及其地域分异;人地系统演替过程的动态模拟及系统调控等。 <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B>3. 5</B><B>  </B><B>地球信息科学和“数字地球”战略研究</B><B>   </B><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char-indent-count: 2.0" align=left>地球信息科学是地球系统科学、空间技术和信息科学等交叉融合的产物。它以信息流为手段,研究地球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人流的运动状态和方式。由于地球信息科学的多学科性,它能够为地球系统中许多研究领域的综合集成、大型地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甚至全新的研究和解决方案。地球信息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信息时代地理科学的研究方向,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SUP>[</SUP><SUP>4, 12, 13</SUP><SUP>]</SUP>。?<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char-indent-count: 2.0" align=left>对地观测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有能力对全球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促进了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现代化与信息化。“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整体性地研究解决全球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它不仅为地球的可视化提供平台,而且为地球科学实验提供一个基本模型框架。利用这个框架,可以重演地球整体各圈层的演变与相互作用的历史,评价现状,预测未来。地球信息科学研究则为“数字地球”关键技术的解决奠定了科学基础,其发展将有助于推动“数字地球战略与中国对策”的研究。?<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char-indent-count: 2.0" align=left>当前地球信息科学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包括:①时空信息的认知,时空信息表达、解释与反演,地理数据模型与信息机理的研究;②多源数据融合,大型地学数据库的建设与更新;③地学知识发现,地学信息图谱、地图语言与认知,地理信息模型等地学信息时空分析与模型研究;④地学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虚拟仿真的基础设施;⑤信息共建共享的规范、标准与立法等。 <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4 对策建议? <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地理学的上述5个前沿领域是密切联系、互相支持的。应当发挥地理学的综合优势,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信息科学技术融为一体,进行综合集成。 <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B>4. 1</B><B>  </B><B>加强基础性工作,完善和建设研究支撑系统</B><B>   </B><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我国若干具有全球意义的区域,特色鲜明,是地理学与国际接轨的窗口和桥梁。加强对前瞻性的基础研究,继往开来、推陈出新,鼓励原始创新。从源头创新角度看,充分利用卫星数据和信息系统的同时,特别要重视和加强野外实地考察调查和定位试验观测等第一手科学数据资料收集和分析的基础性工作。为此,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不同类型区野外定位观测基地、精密分析测试和实验模拟等研究支撑系统,保障时空动态分析和模拟仿真的实现,从而提高地理学自身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B>4. 2</B><B>  </B><B>组织自然与人文领域的交叉与综合集成</B><B>   </B><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但目前多停留在学科之间的双边联合,要实现自然与人文领域的交叉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需要通过组织有关综合性研究计划的实施,建立跨学科的研究组织,促成相互渗透、多学科融合,努力达到综合集成。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以促进卫星数据、定位观测与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的综合利用,提高战略分析与工程咨询的现代化水平。<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B>4. 3</B><B>  </B><B>重视地理科学知识的普及与成人教育</B><B>   </B><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地理科学知识、资源与环境问题涉及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国家的生态安全,不仅专业人员需要掌握,也是管理决策人员和社会公众希望了解的。应当通过教育和科普的各种媒介和途径,加强地理期刊出版,推进地理博物馆的筹建,开发网络与远程教育,广泛传播地理科学知识,促使全社会认识地球、尊重自然,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节约资源,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建设好人类家园。从而开拓地理学的应用新领域,扩大地理学的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对地理学的理解和认同。?<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致谢:本文由郑度、陈述彭负责撰稿,在成文过程中承毛汉英、王五一、王恩涌、史培军、吴传均、李秀彬、杨勤业、陆大道、周成虎、赵济、唐登银、郭扬、章申、黄秉维、傅伯杰、童庆禧、虞孝感、廖克、蔡运龙、谭见安等提出许多修改意见,谨致谢忱。 <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B>参考文献(</B><B>References</B><B>)</B><B>: </B><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1] Wu Chuanjun, Zheng Du, Tang Yijian, et al. Geographical Sciences[M] . Beijing:Science Press, 1995. [吴传钧,郑度,唐以剑,等. 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地理科学[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5.]<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2]Huang Bingwei, Zheng Du, Zhao Mingcha,  et al.Contemporary Physical Geography[M]. Beijing:Science Press, 1999. [黄秉维,郑度,赵名茶,等. 现代自然地理 [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3] Ren Mei’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in the last decade[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0, 45(2): 132-138.[任美锷. 最近十年来中国地理科学的进展[J]. 地理学报,1990, 45(2):132-138]<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4] Chen Shupeng. Geo-Information Science and Sustainable Regional Development [M]. Beijing:Survey and Mapping Press,1995. [陈述彭. 地球信息科学与区域持续发展[M]. 北京:测绘出版社, 1995.] <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5] Wu Chuanjun, Liu Changming, Wu Lüping, eds. Chinese Geography in Turn of the Century [C]. Beijing: People Education Publishers, 1999. [吴传钧,刘昌明,吴履平主编. 世纪之交的中国地理学[C].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6] Lu Dadao, ed.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Geography[M] . Beijing:Science Press,  1999.[陆大道主编.地理学发展与创新[C].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7] Ma Ainai. On futur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 science[J].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es Pekinensis, 1996 , 32  (1) : 120-129.[马蔼乃.论地理科学的发展[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 32 (1): 120-129.]<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8] Li Jijun.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geography in China [A]. In: Wu Chuanjun, Liu Changming, Wu Lüping, eds. Chinese Geography in Turn of the Century [C] .Beijing:People Education Publishers,1999.[李吉均. 关于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之思考[A].见:吴传钧,刘昌明,吴履平主编. 世纪之交的中国地理学 [C]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9] Zheng Du. China's Agenda 21 and geography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4, 49(6): 481~489.[郑度. 中国21世纪议程与地理学[J].地理学报,1994, 49(6):481~489.]<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10] Huang Bingwei. On the Earth system science and scientific ba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6,51(4): 350-354. [黄秉维. 论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1)[J]. 地理学报,1996, 51(4): 350-354.]<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11] Dong Hanfei. Strategi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geography[A]. In: Earth System Science and Integrated Study on Geography [C]. Beijing:Science Press, 1999.[董汉飞.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现代地理学的发展[A]. 见:陆地系统科学与地理综合研究[C].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12] Gong Peng, Shi Peijun, Pu Ruiliang,  et al. Earth Observation Techniques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6. [宫鹏,史培军,浦瑞良,等. 对地观测技术与地球系统科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6.]<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13] Zhou Chenghu, Lu Xuejun. Issues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8, 53(4):372-380.[周成虎,鲁学军. 对地球信息科学的思考[J].地理学报,1998,53(4):372-380.]<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14] Wu Chuanjun. On the core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the areal system of man-nature relationship [J]. Economic Geography,1991,11(3):1-5. [吴传钧. 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J]. 经济地理,1991,11(3) :1-5.]<p></p></P><P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15] Egenhofer M J, Janice Glasgow, Oliver Günther,  et al.Progress in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representing geographical concep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cience, 1999,13(8): 775-796.<p></p></P>
[face=隶书]
强极则辱 情深不寿
谦谦君子 温润如玉
[/fac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上一页
游客

返回顶部